社科院研究员:女人很难理解男人的孤独与封闭

17.03.2015  20:35

- 陈一筠

有人说,男人的不幸在于他们缺少真实的生活,因为他们所做的事大多是为了给别人看的。难怪,男人不得不保持一种姿态,似乎一切都“OK”。如果你问一个女人近来怎样,她很容易把心中的积郁吐露出来;但如果问到男人,他的回答通常很简单:“还行。”其实,天知道他心里有多少烦事。这种“男人有事不言语”的伪装,世世代代被誉为男性的“美德”,害苦了男人也害苦了女人。

男人往往弄不清自己究竟是谁,自己需要什么。许多男人感到自己像是在笼子中被养大的老虎,木讷、惶惑,但又有无穷的精力难以打发。

男人一生都得对自己、对朋友、对家人显示其“男子气”,仿佛他事事都“胸有成竹”,总能“马到成功”,否则就不配称为男人了。男人偶尔也想尝试一下真正的生活,体验一下作为有血有肉的人的那份激情和喜悦。于是我们看到他怎样一反常态地沉溺于一个女人的怀抱,怎样在美丽的海滩上仰天长啸或在幽静的山林中引吭高歌。可是男人决不能在那里耽搁太久,他必须为了自己作为男子的使命而继续“远征”。

然而,并非所有男人都能长期保持得住装出来的“OK”,一不留神就可能“泄露天机”:某高官退休后意志消沉;某商人因生意失利而崩溃;某男生被女友弃绝后自杀;某丈夫因妻子外遇而行凶杀人……诸如此类关于男人的悲剧,令人好生纳闷:所谓“顶天立地”的男人为何如此愚蠢?

近年来,西方世界出现一场浩浩荡荡的“男子汉运动”,它试图分析和解答关于男人的那些问题。研究者们指出,我们迄今都未重视这样一个事实,即当今社会中男孩与父亲的接触交往实在太少,身边没有良师益友式的男人来帮助他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男子汉。女孩的情形则大不相同:她在家里与母亲的接触十分自然,并且幼儿园和小学的老师也多为女性,所以女孩自幼就有与同性接触交往、沟通理解和学习模仿的大量机会,使女孩很容易与同性建立深厚友情和亲密关系。男孩的成长环境中缺少成年男子的角色示范,他们只能根据影视媒介中的形象去虚构一个男人,并按照这种虚构的男子汉形象去行事,以证明自己区别于女性。但是,由于他始终不了解男子汉的内心世界,所以他不能在模仿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成长。有人说,女人带大的男孩是男孩,男人带大的男孩是男人。其实,对儿童社会化过程的研究表明,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需要与心智成熟和健全的男人有数千小时的接触交往,才能成长为一个健全的成年人。而今,男孩的社会化环境特别不利,其结果是,他虽有 5尺男儿的外表,却包裹着一颗脆弱的孩子心,这就是所谓的“大男孩”。他为了掩饰自己内在的脆弱,就不得不学会假装,以免丢失面子。这种假装是被迫的,它使男人内心封闭而孤独,而女人又很难理解男人的这种孤独与封闭。

西方的男子汉运动正是从公开承认男人的痛苦开始的,因为这种痛苦被社会忽视得太久,也被男人自身掩饰和忍耐得太久了。当然,男子汉运动的目的并不在于仅仅宣泄男人的痛苦,而在于求索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研究者们指出,束缚男人的三大桎梏是:咀嚼孤独、被迫竞争和害怕流露真情。如果说女性的敌人存在于周围世界的话,那么男性的敌人则存在于自己的内心,存在于男人自己千方百计构筑的心理防线之内。男人若不革新自己的内心环境,也就不可能真实感受外边的世界。男人从自己设置的心理防线后边渐渐走出来,将意味着他们的进步与成长,它将使男人本身受益,而且也将惠及妇女和孩子。当男人变得坦诚开朗,在精神上快乐和健康起来之后,他们的暴力和贪欲倾向就将转化为无私与平和。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