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和女儿同时怀上二胎 妈妈太焦虑失眠了

15.03.2017  07:08

东莞时间网讯  这不是段子,东莞48岁的李女士怀孕了,是二胎,还是双胞胎,更罕见的是,她女儿也怀上了二胎。

李女士喜悦中却莫名地担心:高龄产妇,又是双胞胎,担心孩子 健康 ,担心产后能否照顾孩子,担心不能同时照顾女儿二胎,担心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

渐渐地,李女士失眠、烦躁不安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只能求助 心理 医生,最后顺利产下双胞胎男婴。

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胡庆菊说,二孩开放一年多,不仅70后80后妈妈怀上二胎,甚至60后怀上二胎,近段时间出现几例高龄产妇失眠的情况,对于二孩妈妈,老公、家人不要忽视孕妇的心理状态,多关心陪伴开导,特别是高龄产妇。

48岁妈妈怀上二胎后失眠了

胡庆菊主任介绍,今年48岁的李女士此前有一女儿,女儿前几年已结婚生娃。

自全面二孩放开以来,李女士有了生二胎的打算,前不久终于怀孕了,而且是双胞胎。

巧合的是,几乎在同时,李女士的女儿也怀上了二孩。

怀上二孩前,李女士睡得好吃得香,工作也有劲头。

好不容易怀上二孩,李女士想到自己是高龄产妇,还是怀着双胞胎的高龄产妇,开始经常担心自己身体状况、肚子里的孩子发育情况、产后孩子的教育、自身年龄大孩子以后的养育方面、亲友舆论、 经济 工作的压力,还有无法照料女儿和两个外孙等,渐而出现烦躁、工作没心情、难以入睡等症状。

随着孩子月份的增加,身体负重越来越大,越接近孩子临产时间,李女士心情越发沉重,担心月子请月嫂的费用,双胞胎以后每月请保姆的费用,照顾双胞胎是否会影响工作,将来孩子上学的费用,再加上自己年龄大,如果身体变差,不能带孩子,又给女儿增加了负担,而且自己这么高龄生二胎,担心周围人不理解、将来孩子上学受到歧视等。

“李女士的担忧引起一系列的不良情绪、身体不适和睡眠问题。”胡庆菊主任说,李女士情况很严重,整夜睡不好。

经过治疗顺利生下双胞胎

胡庆菊主任说,二孩开放后,高龄产妇增加,许多70后甚至60后都怀上了二孩,高龄产妇不仅出现一系列身体健康风险,心理健康也不可忽视,近段时间接诊了几例高龄产妇失眠的情况,都是整夜睡不好,严重影响孕期生活,李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例。

胡庆菊主任说,孕妈失眠焦虑不安会对胎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考虑到李女士是怀双胞胎的高龄产妇,即不能用对孩子有影响的物药,又要尽快改善李女士的睡眠及稳定情绪。

“对于这种孕产期失眠、情绪不稳的患者,主要以家庭治疗、心理疏导、放松训练、冥想音乐治疗等为主要治疗手段。”胡庆菊主任介绍,李女士通过上述心理治疗及家人的帮助照料,产前睡眠改善、情绪变得稳定,目前已顺利产下双胞胎男婴,产后睡眠良好,已没有了过多的担心,每天很开心地照顾两个小孩。

知多D

如何避免二孩妈妈焦虑失眠

胡庆菊主任提醒,对于怀孕妈妈,老公、家人不仅要照顾生活、饮食,还要照顾孕妇的心理状态,特别是现在高龄产妇,避免准妈妈出现像李女士这样的焦虑和失眠状态。

首先,丈夫、家人应给予支持和照料,除了饮食营养丰富外,还要照料孕妇日常生活和陪伴,特别是丈夫,应多陪伴在孕妇的身边,不要因为工作而忽略了怀孕的妻子,以为妻子怀孕不工作,吃得好营养好就可以而忽略了孕妇的内心世界,多与孕妇谈心,多了解其心理困惑,排解其内心的担忧,使孕妇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使孕妇无忧无虑度过孕产期。

其次,孕妇感觉情绪不稳时,建议多听听放松音乐,通过聆听舒适的音乐,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通常选用一些舒适、温和、快乐的轻音乐以及冥想等放松音乐来达到缓解不良情绪的效果。

再次,如果孕妇在遇上了不愉快、难以解决的问题,家属多陪伴,让孕妇有充分的倾诉空间,帮助孕妇解决心理困惑,并引导孕妇转移注意力,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关注自己的喜好,身体力行参与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动,平时注意多散步,养殖花草,避免孕妇不工作造成日常无聊,精神空虚,不良情绪和失眠。

如果上述办法仍无法缓解孕妇各种身体不适和不良情绪,就应及时到院求医寻求帮助,缓解孕妇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及失眠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会给胎儿及孕妇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造成孕妇抑郁症或者终止妊娠等不良后果。

/  义诊福利  /

时间:2017年3月18日上午9:00-12:00

义诊地点:虎门公园

义诊内容:

1.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

2.情绪管理咨询

3.睡眠相关障碍咨询

4.抑郁焦虑障碍咨询

5.社区精神 卫生 服务咨询

6.免费心理测评

义诊团队:

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李思特、袁丁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咨询:林勇强、黄轮炽

睡眠相关障碍咨询:黎柱培、何婉婷、吴傲雯

抑郁障碍咨询:张少霞、张磊

焦虑障碍咨询:杨茂增、郑丽华

心理评估:邓燕玲

/  提醒  /

有睡眠障碍需寻求专业帮助

你或家人有没有出现入睡困难、早醒、多梦、易醒、贪睡、梦游、打鼾大而响、腿部抽动或尿床等情况,有可能是睡眠障碍。

有资料显示,我国13亿人口中,多达42.7%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远高于国外发达国家。但是失眠就诊率很低,大部分人遭受睡眠 疾病 的困扰却没有得到有效治疗。

睡眠障碍虽然很常见,但是很多人都没意识到这是一种病,得治!因为睡眠障碍可能导致记忆力差、粗心大意、注意力涣散、反应迟钝;诱发生理疾病:如免疫系统衰退,慢性病恶化,增加患糖尿病与心脏病的风险;引发心理疾病:如行为反常且易怒、情感脆弱、人际关系紧张、生活缺乏兴趣,出现焦虑、抑郁等,甚至有人会产生幻觉等精神症状。

相关 新闻

睡不好,怎么办?

18日到这里找专家

今年3月21日是第16届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远离慢病”。

为唤起全社会关注睡眠,提高睡眠质量和健康水平,大力宣传普及睡眠问题对慢病影响的认识,强调关注睡眠问题对慢病防控的意义,3月18日,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与东莞市虎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大型义诊咨询活动,届时将邀请省内著名精神心理专家为广大市民提供免费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