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婴性早熟,谁来检测奶粉?

21.05.2014  11:07

  乔志峰

  广州市民刘先生的女儿小梦4个月大时,乳房开始出现不正常发育,换奶粉品牌半月后情况改善。小梦此前只吃过某品牌的奶粉,据此,刘先生怀疑女儿乳房发育是长期饮用该品牌奶粉所致。因化验所需费用较多,目前刘先生仍未将奶粉送往化验。奶粉商称,导致婴儿性早熟的原因很多。

  性早熟危害儿童身心健康,必须及时查清原因、消除隐患。确如奶粉商所言,导致婴儿性早熟的原因很多。但奶粉也是可能造成婴儿性早熟的因素之一,此前已经出现过多起这方面的案例。如果家长“换奶粉品牌半月后情况改善”的说法属实,无疑会加重人们对涉事奶粉质量的担忧。家长怀疑是奶粉导致女婴性早熟,奶粉商则对此予以否认。在这样的情况下,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请权威第三方对奶粉进行鉴定,在科学检测的基础上作出结论。

  而实际上,检测费过高已成为消费维权的“拦路虎”,很多消费者的维权行为最终都止步于此。此前有媒体报道,个人可有偿检验奶粉里的“三聚氰胺”含量,但是单检测该项费用就需450元,而做一个婴幼儿配方奶粉全检,则需要3万元!有几个家庭掏得起如此昂贵的检测费?

  除了奶粉,其他行业的检测费也是同样的“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例如,汽车质量的检测,仅安全带固定强度的检测费用就要8000余元,怎不令人望而却步?虽然这些收费标准基本上都经过了物价部门的核准,都是合法收费,但真的合理吗?物价部门是否应该对定价标准进行公示,挤一挤天价检测费中的水分?

  女婴性早熟,谁来检测奶粉?费用谁出?目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消费者送检商品的检测费用尚无明确规定,以至于让某些商家钻了空子,有了逃避责任、搪塞消费者的最佳借口。作为政府监管部门,理应为消费者维权提供方便、消除障碍,以此来鼓励消费者检举问题商品,群策群力,共同维护良好的消费环境。绝不能让昂贵的检测费成为消费维权的“拦路虎”——或降低检测费用甚至推行免费检测,或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让商家承担起检测取证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