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曾被拒绝参加马拉松

30.10.2014  14:17

工作人员试图把女性参赛者逐出赛道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张如瑾,原题为:《马拉松历史:1896年赛事组织者曾拒绝女性参赛

  2014年10月19日,第34届北京马拉松开跑。

  四年之前,“北马”的报名,花了5个月才报满。而今年,3万名额一天之内被抢光。

  紧随“北马”脚步的天津马拉松、上海马拉松亦一票难求,堪比春运。

  全民跑步热潮,捧红了马拉松这项在全球有118年历史的体育赛事。

  关于马拉松,你又知道多少呢?

  起源

  以少胜多的马拉松战役

  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国的统治者大流士为并吞希腊,亲率千艘战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奔雅典。在这大军压境、民族存亡的关头,雅典著名军事家米尔蒂亚德提出了要自由、不做奴隶的口号。他得到了雅典执政官的支持,并成为统帅。

  米尔蒂亚德当时已是60多岁的老人,为了挽救自己的民族,废寝忘食,日夜操劳。作为传令兵的菲迪皮德思前往斯巴达求援未果,因此米尔蒂亚德放弃死守雅典,而带着自己一万多人的部队御强敌于距雅典约40公里的马拉松。马拉松是雅典的门户,为军事要地,米尔蒂亚德的军队悄悄控制了河谷的制高点。公元前490年9月12日的清晨,在对方的军队准备扎营休息的时候,雅典人全线出击,出其不意地发动总攻。激烈的战斗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仓促应战的波斯人就丢盔弃甲败逃了,这就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马拉松战役。

  为了把这个胜利的消息迅速告诉雅典,传令兵菲迪皮德思不顾刚从战场回来的疲惫不堪,奔赴雅典城报信。当他到达雅典广场时已经筋疲力尽,他用自己最后一口气高喊:“高兴吧,我们胜利了!”之后,他便永远地倒下了。

  2000多年后的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于雅典召开前,曾赴希腊考察的法国语言学家米歇尔·布雷尔向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奠基人顾拜旦建议,增设一项以马拉松命名的长跑赛,来纪念有历史意义的马拉松战役和壮烈牺牲的菲迪皮德思。希腊奥组委接受了顾拜旦转来的意见,这样,马拉松这个名词第一次出现在国际体育舞台。在这一届雅典奥运会上,列入了两个马拉松项目:除了田径的,还有自行车的,但是以马拉松命名的自行车赛只在这届奥运会上举行过,而田径中的马拉松跑却从此成为奥运传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