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要求的是权利不是权力
专栏
当世界潮流是为各种行业出现越来越多女性精英喝彩的时候,在我们这个社会,很多人给新女性的定位却是做个音乐盒上的芭比娃娃,在花园里和闺蜜喝喝下午茶。这种对女性刻板印象的强化,其实就是一种歧视。
今天百度首页换了一个新的“国际妇女节”的LOGO。这是一个动态的玩偶,一个小姑娘在音乐盒上穿着裙子转啊转,变成大姑娘,接过了鲜花,然后就披上了婚纱结婚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谷歌今天的LOGO里,有女科学家、女宇航员、女教师、女运动员等,来自不同肤色、不同种族,每个女人都非常享受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这两家世界上最重要的搜索引擎网络公司,塑造出来的形象,某种程度能代表着不同公司、社会的文化以及对女性的看法。
对女性刻板印象的强化其实是一种歧视
接着,我在微博上看到一名叫@LinaliHuang的网友谈了她最近的设计经历:“和某数一数二的互联网公司合作,画妇女节主题图。画了各行各业高矮胖瘦的女性,大家都笑得很开心,文案大概是‘做你喜欢的自己’。前期审稿团队基本是女性,过得很顺利,最后关头被大老板腰斩,换上了一张小女人在花丛中喝茶的图,文案是你值得呵护。我觉得悲哀。”
我也觉得悲哀。现在,国际妇女节动辄被商家们称为“女生节”、“女神节”,变成商业推广噱头,这还可以视为无伤大雅;但各种主流网站平台喜欢鼓吹女人喜欢照顾家、女人只是一个买买买的拜金主义者,算怎么回事?当世界潮流是为各种行业出现越来越多女性精英喝彩的时候,在我们这个社会,很多人给新女性的定位却是做个音乐盒上的芭比娃娃,在花园里和闺蜜喝喝下午茶。
这种对女性刻板印象的强化,其实是一种歧视。奈何指出这一点,还会引来批判,客气一点的称,男女有生理、心理方面的差异,女人回归家庭不挺好的吗;要么,就直接骂“女权婊”“女权癌”了,意思是给了你们那么多好处你们还不知足吗?不好意思,还真是不知足。
女权主义对奴役另一种性别没有兴趣
有时,了解一下男性反对女性解放的历史,也许比女性解放的历史本身更有意思。
很多人对女权有一种深刻的误解,以为女权要求的是把男人踩在脚下,要求由女人来统治;要求的是绝对的、无差别的平等。与其相对应的,大众对女权主义者的印象通常来源于美国早年的几幅海报:女工人、花衬衫、强壮的肱二头肌、凶悍的表情;或者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时女权者们“烧胸罩”、裸上身游行的反抗形式。但那已经是非常久远的历史了。
现在许多人一想到女权,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标签,就是强壮丑陋,剩女,嫁不出去,不爱孩子,仇视男人。某大V就曾在微博里夸一个女孩子,因为她强调:“我当然不是女权主义者啦,我哪有那么丑。”
联合国妇女署亲善大使艾玛·沃森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女权主义者,却也是个标致的美女。她今年初在联合国推广男女平等的演说为全世界所熟知。她说:“我越来越意识到,为女性权益而斗争经常被等同于仇恨男性。女权主义,从定义来看,就是支持男性女性都应拥有平等权利和机会的理念。”另一个美少女泰勒·斯威芙特也声明:“说你不是女性主义者,意味着你觉得男性理应比女性拥有更多的权力和机会。”
女权主义,要求的是权利,而不是权力;要求的是平等,而不是对他人的奴役;她们对奴役另一种性别没有兴趣,因为那只是大男子沙文主义社会的统治逻辑。
当然,没有人会愚蠢地认为平等就是所有东西都是对半分,绝对的一模一样。正如波伏瓦所说的,除了天生的生理性别,女性的所有“女性”特征都是社会造成的;男性亦然。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男女能平等且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生,并且给多元化提供更多的机会。
可惜,在现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新保守主义正在抬头,社会舆论越来越着急地催促女性进入婚姻,并且在就业上进一步打压女性的职业空间。百度上可爱的小芭比,就是女性的价值标签。如果大家都默不作声,那么,女人当真就只有被玩偶化一条路了,娜拉就白出走了。
□侯虹斌(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