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女高管年薪近百万却不知小区有啥设施
尽管自认在职场舒适圈的受访白领占一半,但是不满意现状的白领亦满口苦水——
新快报记者通过问卷采访了多位不同行业、年龄和职位的CBD白领,有一半受访者认为自己现在所处的职场状态堪称为“舒适”并表示不想改变现状。而从问卷结果看来,年轻人和处在企业高层的受访者比其他更有跳出目前舒适圈的勇气,在年龄上处于70末80初以及企业的底层和中层的人群最不愿意离开舒适圈。
■新快报记者 罗韵/ 文
即便是在“舒适圈”, 高管们还想跳出去
能保住饭碗已经不错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职场新人或来自企业基层的职员多数认为倾向于目前自己能力和经验有限,能够保住现状已经不错,暂无力谋求更好的发展。
某外贸公司的文员小郑说,自己现在的薪水不算很高,但相对于行业的现状和工作忙碌程度而言还算比较合理。“外贸行业整体不大景气,公司能够支撑下去,我的饭碗还在,这已经很不容易,而且我们的工作分忙季淡季,忙季的时候加班比较多,淡季就比较清闲,甚至还能够去旅游或者接点外快帮补一下。凭我目前的资历,想要找到比现在性价比高的工作,好像不太容易。”
高管则普遍盼望改变
但是这个维持现状的想法也随着职位的提升而变化,越是基层的职员对现状越满意,高管则普遍盼望改变。
小郑的老板,该公司副总经理文先生则告诉记者,自己正打算另谋发展。“电商的冲击带来恶性价格战,人民币汇率下跌,工厂人工成本上升,我觉得在这个行业里面继续发展太难了。舒适圈?我觉得干外贸的没几个敢说自己舒适的,太累了,想要换个活法,去做电商也许是个好主意。”
某图书出版公司的总经理刘小姐最近带领团队转型成立一家企业推广服务工作室,利用多年来积累的企业客户资源,从事新媒体推广承包业务,“那种表面上的舒适只是比死亡来得慢一点。”
五成白领自称没在“舒适圈”
四成人表示“觉得付出没有得到公平的回报”。
某创业公司的职员火火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他求职的时候看到媒体报道,广州市的人均工资是5000多块钱,可是他目前拿的工资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虽然我是新人,但新人的劳动也是有价值的,我从早忙到晚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还只是拿这么一点钱。我觉得生活品质上不来就不要谈什么舒适,如果有报酬更好的工作毫不犹豫就会走。”
某小型公关公司职员Selina在服务某汽车品牌的团队中工作了两年,每逢车展她就处于疯狂忙碌模式,拖着箱子频繁飞往各个城市布展,两个月不着家,不出差的日子也要为了客户的广告创意和策划点子加班到凌晨,“没完没了的开会,没完没了的头脑风暴,皮肤毁了,腰也肥了一大圈,没有男朋友,工资也才4000多块钱半点没涨过。你跟我谈舒适?你是在逗我么?”
三成人表示“工作压力太大,太忙碌”。
某民营家电品牌中层管理者晋先生说,跟同行比起来自己的薪水福利还不错,但是“工作了这么多年,混到现在还是觉得不受尊重,没有尊严。”他说,为了拓宽销售渠道或者争取有关部门的出口补贴,“一把年纪了要去拍人家马屁,带着单位的女同事去吃喝应酬,上司下了死命令必须要把对方‘拿下’”。他叹息说,“每一杯吞下去的酒都是苦酒,无论应酬到多晚喝到多醉,第二天还是有一大堆事情等着处理,压力山大。”
某外资广告公司的管理层董小姐说,自己已经被严重的失眠症折磨了好几年,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一年三百多天,我出差的日子就有两百多天,经常一天之内换两个城市跟不同的客户开会,早上从酒店床上坐起来,发愣好一会都不知道自己在哪个城市。”她坦言自己年薪接近百万,购置了豪宅和跑车,但一次都没有享受过房间里面的设施。“我请了保姆看家,小区里面有什么豪华设施我都是从保姆嘴里听到的,家里的智能家居、泳池桑拿什么的她享受过,我没有。买了全套最贵的护肤品,但晚上连打开瓶盖的力气都没有。”
三成人表示“没有找到自己的梦想或目标,
感觉在混吃等死”。
某电商品牌女装公司的新媒体推广专员小齐说,自己三年内跳槽五次,还是没有找到自己想要做的工作。“小的时候读哪个学校上哪个兴趣班都听爸妈的,现在长大以后才发现自己根本不会给自己拿主意,只好用亲身体验来看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可是当他经历过房地产公司、广告公司和设计公司等他认为比较有趣的行业以后,还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从事什么职业。“我对物质要求不高,住在家里,赚钱够吃饭零花就可以了,但是找到梦想职业这件事是不能放弃的,我的职场舒适圈里一样要有这一项,少赚点钱无所谓。”
某民营小型广告公司的文案吕小姐表示,自己毕业后从家乡出来,“打算玩遍北上广深,用几年的时间在这些大城市工作和体验生活,当是人生的一种经历,希望在途中能够遇到自己想要从事一辈子的职业,在此之前的状态都基本上是混吃等死,赚基本的生活费而已。”
问题来了,你心目中的 “职场舒适圈”是什么?
从问卷看来,广州白领对舒适圈的定义非常接地气,六成人选择了“生活与工作平衡”。
某民企职员丹丹说,自己没有什么职场野心,一个舒适的职业对于她而言就是能赚点零花钱,也有充足的时间照顾家庭,“我绝对不加班,一定要准时离开办公室去菜市场买菜,让老公和孩子准时吃上住家饭才是我的梦想,上班只是不想让自己成为家庭经济的负担,能够帮老公分担一些压力,赚多赚少不重要。”
某时尚品牌公关人员Andy自称曾是个很拼的少年,年纪渐长以后发现长期的加班、出差和劳心劳力食不定时给自己带来了一身的亚健康疾病。“遭受了疾病的折磨以后,才发现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可能年轻的时候喜欢那种能够给自己一个舞台一展拳脚的工作状态,但慢慢地会觉得工作和生活平衡才是真理。成年人的幸福感是由很多个元素组成的,比如说合理报酬、生活品质、亲情、爱情和健康等等,如果单单说赚到钱、或实现梦想就等同于舒适感的话,我只能说他们太年轻。”
即使他这么认为,还是有两成人选择“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赚更多的钱,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多人的尊重。
某民营饮食管理公司的总经理秦先生认为,在中国社会上,“赚钱多就等于成功”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现在不少年轻人都认为钱不重要了,或许是因为他们的父母祖父母把钱都留给这个独生子女,又或许因为他们从小就在富裕的环境里面长大,不懂得缺钱的滋味。我是50后,受过穷,到邻居家偷来一个喂猪的番薯也要几个兄弟姐妹分吃,有能力和财富以后,我才能够给一大家子人舒适的生活,得了大病住医院也不心慌。”
还有另外两成人则选择“实现自由与梦想”。
持这个观点的基本上都是90后。“梦想还要有的,万一真的实现了呢?”90后小朱认真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