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奶制品“走水”比去年降了8成

05.12.2015  14:58
2015年1至11月,珠海检验检疫局拱北办事处共查获水客“走水”的未经检疫动物源性奶制品474批次,同比去年减少了82.3%。

据统计,2015年1至11月,珠海检验检疫局拱北办事处共查获水客“走水”的未经检疫动物源性奶制品474批次,同比去年减少了82.3%,重量为2124kg,同比去年减少了85.9%,截获奶制品实现了批次、重量的双降。

产地多样品种齐全

据拱北办事处检验检疫人员介绍,被查获的动物源性奶制品产地有荷兰、新西兰、美国、韩国、澳大利亚,其中来自荷兰的奶制品占了绝大多数,少部分来自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地区;种类也十分齐全,有纯牛奶、甜牛奶(例如韩国香蕉奶、草莓奶)、酸奶、奶酪、奶油等,其中纯牛奶占了约9成。

走水”频繁,手段“刁钻

在利润的驱使下,水客团体“走水”奶制品十分频繁。为了降低被查的风险,水客走水的手段也很“刁钻”,常见的有把整箱奶制品“化整为零”分散藏匿在背包、手提袋中进行“蚂蚁搬家”式过关,或一群人集中冲关,甚至让一些在检疫工作人员眼中是“新面孔”的普通旅客帮忙携带。另外,水客们也常常喜欢在人流量较大时段、检疫人员交接班时段过关,伺机逃避检疫。

执法宣传促“双降

打击奶制品“走水”,不仅是检验检疫的重要职责,同时也事关消费者的直接利益。对此,珠海检验检疫局拱北办事处高度重视,针对水客走私奶制品情况,采取措施努力做好加减法,遏制水客经拱北口岸非法携带奶制品入境行为:

一方面加大执法力度,开展行政处罚,做好加法。通过优化内部人力资源,向入境科室加派人手,加大执法查验能力;加强内部交流分析,针对重点时段对多次往返的旅客进行重点查验、加强与海关协作查验等措施,对水客携带奶制品行为保持常态化的高压态势。

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减法。今年拱北办共发放了17400份宣传册,同时在出入境展示柜设置奶制品样品,增加旅客检疫认知度,减少了“走水”人员。

对此,珠海检验检疫局提醒广大旅客,在进境前务必注意中国关于禁止携带、邮寄进境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法律规定,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如已经携带相关禁止进境物,请主动向检疫人员申报或自觉放入进境通道的投弃箱内,为共同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农业生产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做出努力。

珠海口岸记者 赵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