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如何发展自贸区广州天津互取经

10.03.2015  18:33

  羊城晚报特派北京记者 张林 陈晓璇

  广州和天津经常被放在一起比较和讨论,甚至有网友称之为“第三城”之争。

  2014年,广州GDP总量达1.66万亿元,增速8.5%。与此同时,天津GDP总量紧“”广州,达到1.57万亿元,增速还高出广州1.5个百分点,达到10%。去年12月,广东和天津自贸区同时获批,共同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发挥自贸区的优势和创新驱动的作用?广州、天津如何相互学习?9日,以广州市长陈建华和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为代表,广东和天津代表团的代表们展开了热议……

  1、两地创新靠什么?

  现在对创新有一种说法,北京靠资源,深圳靠市场,那么广州和天津靠什么?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广州以体制创新营造环境

  广州靠人才,靠市场,更靠体制机制的创新。通过体制创新,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环境,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

  创新的同时,广州还要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要研究实施高端装备、新电子、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新环保等重大创新工程,培育轨道交通、飞机维修、大型舰船、智能装备等产业。要适应工业4.0时代的新趋势,加快传统制造业新一轮技术改造,促进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天津盼望“大雁北回归

  天津的创新靠人才,人从哪来?首先发挥天津现有人才作用,另外聚集全国特别是北京的人才。天津有许多优势,比如住房价格便宜,政府服务好,生活环境好,就医、上学、落户方便,对大学生、对创业创新人才很开放。我们讲要“圆梦天津”,希望各方面的人才到天津创新。

  上世纪90年代,许多人才涌向广州、深圳,叫“孔雀东南飞”,希望这一拨有大量人才涌向天津,叫“大雁北回归”。

  2、两地自贸区怎么发展?

  上海自贸区已经挂牌一年半,广东和天津自贸区如何借鉴经验以及发挥各自特色?

  广州:全面与港澳合作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工商联主席、广东恒兴集团董事长陈丹:

  广东自贸区的优势其他地方不可媲美,广东连接港澳,人才结构、市场结构都很好,香港是自由港,广东可以借鉴并和香港合作。前海、横琴、南沙三个片区,有很多国际化规则,正在全面与港澳合作,比如前海,已经有很多香港公司注册。

  接下来是错位发展的问题,广东自贸区首先要定好位,与上海、天津、福建相比,把各自优势发挥出来,把自己的优势资源利用起来,把该享受的政策争取下来。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

  深化与港澳的合作是广东自贸区最大的特色,广东应该发挥综合功能作用。广州南沙向服务型功能发展,深圳前海深化与香港的金融合作,横琴主要是跟澳门的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合作。广东自贸区实际上是在深化港澳合作的背景下,借助港澳向内地辐射的资源,连接内陆和港澳,打通内外市场。

  天津:发挥金融租赁优势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

  天津是目前长江以北唯一的自贸区,将复制上海自贸区一些宝贵的经验做法。同时,要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此外,要做到三个结合——海关特殊监管区与非特殊监管区的结合,制度创新与发展实体经济相结合,学习上海经验和借鉴国际通行规则相结合。

  天津还要发挥金融租赁优势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优势。

  3、如何帮助中小微企业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力很强,但往往面临缺技术、缺资金的局面,广州和天津帮助中小微企业发展有何实招?

  广州:市政府拿出1.5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工商联主席、广东恒兴集团董事长陈丹:

  广州鼓励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和上市;在担保体系、小额贷款方面,这几年的发展力度很大。广州市政府将首次拿出1.5亿元参股创投基金,支持中小微等企业发展,政府将引导资金通过参股投资、跟进投资等方式,吸引和培育更多创业投资企业,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

  此外,省里成立了专门的基金平台,对中小企业再担保进行服务,还出台了帮助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系列政策。

  天津与广州相比,天津在金融环境和金融发展方面做得比较早,对融资平台和上市公司、投行、基金有很多针对性的政策。在减轻中小企业税费方面,几年前广东省领导专门带了金融企业家去了天津和上海做了专题调研,回来之后还做了天津和广东的比较。广东和天津有差距,这两年省里也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很多政策。

  天津:政府拿出6亿元放款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

  中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创业的重要源泉,现在资金制约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一个瓶颈。我亲自调查研究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70%左右没有向银行贷过款,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其核心是解决银行贷款难。同时,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天津市政府和各区政府一共拿出6亿元放在银行,通过银行专门向中小微企业放款,分为首笔贷款和信用贷款,如果这两种贷款放出去收不回来的话,政府补偿银行损失的50%。这招非常有效果,今年1月至2月,天津中小微企业贷款发放增长了44%。

  4、两市各自有何优势?

  天津的融资租赁业非常发达,广州的民间金融街也发展迅猛,两者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

  广州:有条件打造金融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工商联主席、广东恒兴集团董事长陈丹:

  打造金融中心方面,深圳是比较好的,但广州市委市政府近年来非常注重发展金融,加快速度建设金融中心,这两年广州在建设民间金融街。

  广州作为省会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打造金融中心是具备条件的,因为经济总量大,市场化程度高,作为珠三角的城市密集地带,不管从人流、物流、资金流、人才,这些方面都具备建设大型金融中心的条件,现在又有了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的政策,具备了硬件和软件。

  天津:建设融资租赁集聚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市分局局长周振海:

  天津市融资租赁业先行先试政策效应凸显,形成了强大的政策合力,优化了融资租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为天津融资租赁业集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天津市将进一步完善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环境,大胆创新适合市场需要的各类租赁产品,形成具有自身特点、可复制可推广的融资租赁模式。深入研究制定租赁业的五年发展规划,努力建成融资租赁产业集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