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爱上阅读?

25.05.2017  13:13

  阅读是什么?中央电视频道一个公益广告做了很好的诠释:主持人月亮说:“在书中,可以和优秀的人物为伴,思想共舞。”主持人郎永淳认为,阅读让内心强大,勇敢面对抉择与挑战。读书有益于学生的身心成长,所以,教师和家长要重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爱上阅读。

  要使学生爱上阅读,家长和老师要自己先喜爱阅读,最好定期向学生们推荐好书,与他们一起阅读。我国有一个“童话大王”名叫郑渊洁,在他小时候,他的父亲就常常当着他的面看书,从而引导他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不管什么时候都喜欢看书报和各类刊物。哲学家波普尔的父母也非常注重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在波普尔小时候的家里,除了餐厅外,其他地方几乎全是书,放满了弗洛伊德、柏拉图、培根、笛卡尔、斯宾诺莎、康德和叔本华等名家的上万册著作。因为家里有良好的阅读环境,波普尔从小爱上阅读,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尽情地享受阅读,从而成就他不同凡响的人生。由此可见,家庭是学生的第一阅览室。

  学校的图书馆、班里的图书角,也应成为孩子自由阅读、放飞灵魂的理想场所。笔者建议,图书馆和图书角的书要不断更新,才能满足学生们的阅读需求。要想让学生提高阅读质量,教师和家长要教给学生正确阅读的方法。比如要引导学生重视思考,让他们能够体会书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精神品质,了解编者的意图,创作的背景等。英国作家尤安。艾肯在《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文章中向我们介绍了他的读书方法:“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

  边阅读边做笔记,也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想到了什么,不妨随时提笔把它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想的时候往往比较杂乱,比较浮泛;写下来就非有条理不可了,非切切实实不可了,所以读书笔记是督促自己认真阅读的一个好办法。

  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能改变人生的厚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却能改变人生的终点。

编辑: 李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