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弭“围殴八龄童”的暴戾?

19.07.2014  21:59

  6月28日下午,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柏树乡柏树村,8岁男孩晓辉(化名)被几名闲来无事的同学强行叫到3公里外的永宁寨村,被11人围殴致昏迷后死亡。而涉事的11名同学均不满14周岁。对文明规则的尊崇,对生命教育的敬畏,似乎从来不存在于这些施暴的孩子心中。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缺位的是什么?人们又该如何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让孩子远离暴力呢?

  ●见习记者  刘晓娟

  实 习 生  叶佳帆  张玉婷 

  1、网友观点:

  @铁军-老广:父母不能每天忙于生计,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引导。

  @念倪:因孩子的自控力和判断力弱,父母要注重观察孩子心理,生活中不仅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还要注意孩子在外接触的环境,以免孩子走上不正当之路。

  @dbfln:在我国唯分数论的教育背景下,一些学校拼的依然是升学率,多数教师比的还是成绩。将相关课程纳入课堂,把素质教育工作抓实、抓细是当前教育部门首当其冲的工作。

  @林启明:要教会青少年一些心理调适的有效办法。

  @古霞玲:青少年要学会尊重别人,敬畏生命,要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市民看法:预防青少年暴力应多管齐下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第一感觉就是难以置信。太恐怖了!”在两个月前刚升级为母亲的小芬看来,青少年正是花一样的年纪,内心应该是充满美好和单纯的善良,“发生这样的事情,绝对是孩子们的家长和老师平时教育中有过失。” 市民罗先生则认为,此类暴力事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预防青少年暴力应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三管齐下,他还建议尽早建立影视作品分等级制度,“避免涉及暴力的影视作品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针对此次暴力事件,市民彭小姐认为青少年应该学会自我保护的技巧。而作为家长和老师们,在适度给予他们私人空间的同时,应该特别关注他们的动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使其接触过多暴力场景或事件,从而在有爱的家庭环境和学校氛围中健康成长。

  3、专家意见:家庭教育最关键,父母之爱不可或缺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主任李江雪认为,“围殴8龄童”事件折射出的是涉事的11名孩子缺乏生命教育,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

  新闻中提到,11名孩子“闲来无事打人玩”,主观上并没有致死的想法。“他们不懂生命,对生命是一种漠视的态度,根本不明白自己的举动会带来怎样的恶果,这是大人教育的缺失。” 李江雪认为,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家庭教育远比学校教育重要得多。家庭、父母的关爱对于孩子来说是“安全感”的依托,在这其中,父母的作用是祖辈无法取代的。“像生命教育,平时纠正孩子有偏差的行为等,这些都是爷爷奶奶比较容易忽视的。”

  同时李江雪认为,要让青少年远离暴力,就要营造有爱的环境。“没有人生来就是善良的。每个孩子心里都有善与恶,感受到被爱的孩子才能激发他们自己心中的善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