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最适合”的文字?

03.09.2017  08:42

  图为几名小孩正在书展上认真看书。(曾双全、张晶/人民图片)

  日前,江西省峡江县启动为期1个月的“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玉峡”图书巡展活动,经过精心挑选的6000多个品种的5万多册图书在各街道社区巡回展出。

  “请问,适合3岁孩子读的书在哪儿?”体验式书店——北京青少年阅读体验大世界中,一位母亲正向穿黄色制服的工作人员咨询。

  “在婴幼区和早教区,有适合的。”顺着工作人员所指的方向看去,是一片或按出版社、或按主题、或按印刷情况等分类的大区域。这位妈妈犹疑了一会儿,走向接力出版社的陈列架。面对琳琅的书目,若无明确目标,想从中选出一本适合3岁孩子阅读的书,并不容易。

  “选书难”是近年来促使“分级阅读”呼声渐高的理由之一,也是中文分级阅读相关机构和专家正在研究和解决的事情——为孩子有效率地选到合适的书,让孩子爱上阅读。

   分级有无必要之争

  究竟什么是分级阅读?一直希望从学理层面推动中国少儿分级阅读的儿童阅读专家王林博士的解释是:“按照少年儿童的年龄和阅读能力,提供适合的、科学的读物。其核心理念是让少儿学会和喜欢阅读。

  虽然分级阅读呼声渐高,但争议随之而来:有无必要之争,标准制定之争……

  不赞同童书分级者有之,“孩子理解能力就是天然的阅读过滤器,是天然的分级能手,不需要再依靠外部力量去对童书进行分级。

  对此,王林的观点是:并非孩子“浸泡”在书里就会阅读,而是需要引导。引导会提高阅读效率,会促进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分级阅读起到的正是引导作用。

  “‘牛不喝水强按头’,看重阅读价值但不知道从何着手的老师、家长并不少见。”这是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二小语文老师杜斐的“阅读”教学体会。正因这样,在她看来,实行分级阅读“很有必要”。“由于孩子年龄不同、认知能力以及阅读能力有别,分级阅读对于没有指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经验的老师、家长来说,具有参考价值。”杜斐说。

  反对者中,有一种声音是“阅读是个人体验,标准化反而会扼杀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对此,做过多年童书编辑的北大出版社编辑于铁红并不赞同:“确实有一些孩子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范围超出同龄人,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完全可以在分级阅读书目之外选择更多自己喜欢的读物。分级阅读对他们来说不仅不会扼杀其积极性,反而会有一种自由和领先的快乐。对于多数孩子甚至他们的家长来说,为他们确定一些适合其阅读能力的范围和内容,利大于弊。

  “利大于弊”体现的正是分级阅读讨论的基本背景——“个别”和“一般”。“标准是借鉴性的,并非强制性。分级阅读的出发点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用经济快速的方式学会阅读。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孩子的阅读能力较强,但分级阅读针对的是大多数。” 王林说。

1 2 3 下一页

编辑: 翁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