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沙田妇女学习莞草编织 补贴家用传承传统技艺

28.10.2015  12:14

妇女创新天”莞草编织生计计划
                                        ——东莞市沙田镇虎门港镇妇联

  一、项目背景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单亲家庭、留守家庭、零就业家庭、孤残家庭不断增多,处于相应环境中的困境家庭妇女群体值得社会的关注和帮扶。然而目前的救助形式仍以慰问等物质和现金直接施予的形式,对困境妇女的心理支持,构建她们的社会支持网络,以及增能与赋权方面等涉及的较少。
  东莞市沙田镇虎门港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在两年多的服务中,发掘到以上困境家庭不在少数。这些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差,家庭中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薄弱,社会地位以及自我价值感都比较低。经济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家庭矛盾,已经成为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妇女创新天”莞草编织生计项目,旨在通过组织困境家庭妇女学习制作莞草编织手工艺品,通过义卖、寄卖手工艺品的形式,一方面使这些妇女能够有生计上的改善,同时也保护和再生“莞草编织”的传统技艺文化,另一方面通过普通家庭妇女的共同参与,让妇女们形成互助平台,增强困境妇女们的社会支持网络,让她们相互支持,增强自信,积极面对生活。
  二、项目的创新性
  一是项目融入“社会企业”概念。从生产到销售,参照社会企业运营,销售环节有传统的义卖形式,还结合到商店寄卖、慈善网店等,打造“公益传递”的买卖形式,将普通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赋予了绿色消费的公益意味,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全民公益的需求。该模式也让项目以自我“造血”的形式长久地运作,让项目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可以惠泽更多有需要的妇女,为征地拆迁妇女的灵活就业提供了创造性的经验。
  二是项目关注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的搭建。项目虽以生计为主,但是项目更注重的是参与妇女的自我增能及赋权,例如学习时与别人的交流,熟练时教授别人技巧,还有对于成品的销售,她们需要讨论、合作、发表自己的意见,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支持网络的搭建,是项目另一层的重要目标。将每一个单个的妇女连接起来,为解决妇女群众的困难延伸了第三条手臂,搭建了朋辈支持的桥梁。
  三是项目展现出文化传承的效应。莞草及莞草编织技术都是东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利用莞草编织这种传统手艺编织,加上创新的设计,激发了妇女们对重拾传统手艺的学习热情,对莞草编织文化的保存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妇联主导、社工介入、群众参与、朋辈支持,社会协助、文化融入,在解决妇女群众切实需求的基础上,用传统文化的纽带拉近了妇联与群众的距离。
  三、项目的实效性
  1、沙田镇困境家庭妇女及她们的家庭为直接受益人群,本项目的直接服务达到 1500 人次,间接服务达到 5000 人次,解决征地拆迁妇女灵活就业40人(户)。通过该项目这些家庭妇女可以多途径增加家庭的收入,为家庭实现创收,户均增收 500 元/月。还有通过小组让这些妇女多学一门技艺,增强妇女们的能力建设,同时提升了家庭沟通技巧和亲子教育技能,实现自我增值,让妇女成为家庭中的正向动力,促进家庭的正向成长。
  2、本项目同时吸引了一大批普通家庭妇女及爱心志愿者也参与到项目中来,他们为项目带来了各种资讯,也从项目中获得了一门传统文化技艺。同时她们也会在自己的亲戚朋友中推销莞草产品,提供不同的销售平台,也会把新的编制工艺介绍到项目。在困境妇女的身上,看到了新时代妇女坚毅的精神和乐观的心态。
  3、莞草编织技艺是东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妇女们学习莞草编织技艺,将这一传统技艺延续至下一代,传播到更多人,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莞草,也将这一传统文化和技艺发扬光大,起到了很好的文化保存与文化传承的作用,项目得到东莞市、镇文化部门的着重推广。同时,项目重新开发整理的莞草织品,结合当今人们的需求和喜好,融入设计美学,向工艺品方向做了探索开发,有草篮、草盒、提花席、方席、蒲团席等数十个品种,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结合。
  4、培育营造了“人人公益”的良好氛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好形势下,结合到传统文化的“妇女创新天”项目,为当地的公益文化理念传播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项目接受个人、企业捐赠数十次,财、物折合人民币近10万元。
  四、项目的规范性
  1、项目团队组建与管理:
  项目团队由优质专业的社工机构——“鹏星社工”提供3年以上经验的社工组成,同时配备资历丰富的香港督导和本土督导,市镇两级妇联作为支持力量,结合“主任-组长-组员”的三级管理架构,保障了项目服务、财务、宣传的稳步、有序、规范进行。
  项目的目标和策略:
      项目的目标设定涵盖个人到群体到社会到文化,从助人自助到社区营造、文化培育,提倡“全人全社会”理念,以改善生计切入,培育妇女群众的朋辈支持,增能妇女群众地位,倡导平等尊重理念,从个人范畴到社会范畴,从基本需求到自我实现需求,项目运作紧扣既定目标,满足到不同层次的需求。
  3、项目实施阶段性监控与评估:
  (1)走访筹备阶段:链接莞草编织相关资源,需要解决的有:①招募对象,包括困境家庭妇女、技术人才(莞草编织工艺技术、市场营销、产品设计、成本核算人才)、志愿者等。②筹备资金,包括启动资金、专家志愿者补贴、辅助材料费用等。③准备材料,包括莞草、项目场地、辅助材料、工具等。④加大宣传,通过电视媒体、报纸、海报、活动等宣传项目。
  (2)启动、培养阶段:启动仪式发布,进行第一批次20名妇女开展10场次的学习,培养第一批项目领袖6名,组织妇女开展成品制作,产出第一批莞草工艺品。
  (3)销售,推广与巩固阶段:组织小组领袖透过政府及企业认购、义卖、网络销售、店铺寄卖等形式对莞草成品进行销售,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渠道。同时招募培养下一批项目服务对象30名,扩大受众群体,进行新一轮莞草编制品制作。
  (4)项目成果展出阶段:通过画册、产品展示及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总结项目成果,形成项目运作模式,推广项目成效,复制项目至其他站点,实现项目可持续运转和可复制。
  五、项目的示范性
  1、贴近妇女需求,引领灵活就业的典范。项目以沙田镇困境妇女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从妇女最具本的需求——经济需求出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带领妇女参与社会建设,同时结合传统文化技艺和“社会企业”理念,实现项目的自主运转,是当地征地拆迁妇女灵活就业转型的良好示范,也解决了镇街社区长期困扰的问题,称是“社区营造”的典型案例。该项目作为东莞市五个项目之一入选“东莞市社会工作服务技能展示大赛”,也在香港社研2015广州研讨会最佳实务案例评选中,获得家庭领域金奖称号。
  2、以文化立身,培育本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传统文化的缺失和欠保护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在项目中,以莞草技艺的保护、社区文化的营造,推动、带领和培育了一支近百人的莞草编织技艺骨干,约千名的志愿者、群众慕名而来,他们共同成为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该项目得到市、镇两级文化部分的充分肯定和认可,获得文化部门的大量莞草捐赠,保障了项目的原料供应。结合到当地特色文化的项目成为东莞市各类公益项目争相效仿的模范。
  六、项目的可持续性
  1、社会企业的盈利模式,线上线下的销售平台,是项目可持续的经济保障。困境妇女在社工组织下,就地取材,出售技艺和产品,扣除产品的材料费外85%以上的销售额都返现至困境妇女手中,以社会企业的雏形运作项目,目前结合互联网的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每月刷新销售额,为项目的持续运作提供了经济保障。计算上企业、个人的财、物捐赠,项目开展一年来,运作成本几乎为零。
  2、东莞沙田作为唯一莞草种植镇区,莞草资源充盈。莞草对生长环境要求高,目前只有东莞沙田镇有莞草种植区域,项目就地取材,具备获得一手原材料的最省成本的途径,从文化角度,沙田镇妇女对莞草也有这浓厚久远的感情,对莞草的认知、编织技艺的后天习得和传承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莞草的种植地域优势也是项目实施莞草认知的现场教学点。
  3、低成本、增收益、深服务,保证了服务对象参与的广泛性和影响的深远性。从困境妇女最基本的需求出发,改善收入是第一层目标,同时项目搭建的社会支持平台,社工专业服务的介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困境妇女及家庭加入,目前沙田镇80%以上的困境妇女已加入本项目,同时,项目也招纳非困境家庭的加入,形成了相互支持的“妇女团”,项目的集群效应正在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