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罗坝:网络“民情日记”在镇域“落地”

11.08.2014  18:43
据了解,罗坝“网络民情日记”自开通以来,外出务工人员留言也日见活跃,现已收到群众反映的问题62件,已解决54件。

  始兴县罗坝镇是我省开展“民情日记”活动的发源地,“小本子”记出了“大文章”。12年来,全镇镇、村两级干部共记“民情日记”3万多篇,为群众办好事实事6800多件,群众满意率达98.5%.罗坝镇委书记钟俊锋说,12年来,镇、村两级党员干部调整了许多,但是“民情日记”活动却一直没有中断过,并不断地拓展、创新,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一份坚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笔者了解到,2009年5月,始兴县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让群众找到说事拉理的地方,让干部找到听取民意的新平台,使各项便民利民工作更加贴近实际,利用政府网站的“民声论坛”栏目,深化拓展“民情日记”活动,打造了网络版的“民情日记”。而从今年2月份开始,罗坝开通了镇政府网站,也在网站上开辟了民情日记专栏。

  据钟俊锋介绍,罗坝镇人口2.1万人,在外工作的达8、9000人,“网络民情日记”为外出务工人员联系家乡搭建了一条快速通道,也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全新快捷的服务平台。“罗坝镇外出务工人员多,而且十分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有了这个平台,外出务工人员就可以随时把他们对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传递过来。”罗坝镇党委委员林永亮也说。

  笔者登陆始兴县罗坝镇人民政府网站看到,网站首页有近一半的版面是民情日记活动专栏。该专栏设有《活动图集》、《活动大事记》、《媒体报道》、《典型案例》、《活动制度》、《拓展创新》、《我要留言》、《结果反馈》等小栏目。“镇里有工作人员负责打理网站,只要在专栏上留言,工作人员就会在第一时间看到,再将意见收集交给相关负责人,重要的内容会迅速报告给镇主要领导。”说起网站,林永亮滔滔不绝。

  笔者看到,今年4月18日,淋头村一位群众留言称,罗坝因外出务工的人员较多,造成许多留守儿童,政府要多关心他们的成长和身心健康发展。罗坝镇党委书记钟俊锋得知这一情况后,专门安排分管镇领导钟县球具体负责此事。目前,该镇在淋头村已建成了“亲情室”,并配备了电脑和网络视频设备,方便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联系,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今年5月18日,淋头村又有一位群众留言反映,由于近期下雨不断,雨水偏多致使很多农户养的蚕桑犯病严重,群众很苦恼。希望政府能给予支持。钟俊锋说,罗坝是蚕桑专业镇,虽然近年来桑园面积在减少,但在家的中老年人仍坚持养蚕。今年5月15日,镇里一些养蚕的老房子被水浸,此后又连续高温、高湿,如果不处理好这个问题,“连蚕种钱都收不回来,在外务工人员也难以安心”。为此,镇主要领导立即带领镇干部职工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农户所种蚕桑犯病情况,并督促各村认真统计各村蚕桑犯病情况。并争取上级扶贫资金和化肥农药等,保证农户的正常生产活动。钟俊锋还介绍说,罗坝正开展蚕桑技术服务示范点创建活动,预计今年全镇收产蚕茧1.5万担,促使蚕农增收700多万元。

  笔者注意到,外出务工人员的留言,更多的是关注在家老小的生产生活情况。钟俊锋说,镇、村干部入户走访记“民情日记”,不一定能了解到这么细的情况,而这些“家长里短”的情况还上升不到“网络问政”的层面,因此,“网络民情日记”更细致,更以人为本。

  据了解,罗坝“网络民情日记”自开通以来,外出务工人员留言也日见活跃,现已收到群众反映的问题62件,已解决54件。钟俊锋告诉笔者,“网络民情日记”也要求所有镇、村干部参与,以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