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大讲堂103讲:姓名文化与明清小说

27.11.2014  17:21

      11月26日,由学生会和团委举办的“白云大讲堂”第103讲:姓名文化与明清小说在儒学堂隆重开讲。学校盛情邀请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小军为白云学子作精彩演讲。

讲座伊始,史教授引用了老子《道德经》里面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下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作为导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姓名文化的来源出处,以及姓名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

史教授讲述了“姓”、“名”、“字”、“号”的概念。这些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习惯,例如中国姓氏就是一个具有典型宗法色彩的例子。对于“字”,史教授又列举了《礼记·曲礼》中的“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他还列举了《西游记》、《水浒传》中的经典有趣的法号、别号、绰号说明姓名文化的博大精深。

对于“中国姓名维权第一案——赵C案及其影响”,他不仅说出了案例带给大家的启示,还列出了命名的一般原则、方法及其特点,告诉了同学们应如何命名,怎么命名才是最合适的。从中我们了解到命名的特点应该是“尊卑观念浓厚,世袭,谱系清楚,弘扬伦理道德,多用美好词语,名字抒发志向,寄托远大理想。”中国人的姓名中穿插着许多故事寓意还有纪念意义。例如,暨南大学中“暨南”的命名就是出自《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海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湖四海。 

最后,史教授讲述了明清小说中的人物命名艺术,包括命名手法和美学意蕴。《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假语存)、甄士隐(真事隐)等等,人物命名都运用了隐喻、影射的手法,使得故事和人物性格更有更丰富的内涵。而人物命名艺术的美学意蕴主要表示在人物姓名可以展示人物身份,刻画人物性格,预示人物命运,表达作者爱憎和营造艺术氛围等。

史小军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让人获益匪浅。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他对文学的喜爱和他对文学艺术的独特深刻见解,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同时,还给在场师生普及了文学知识,提高白云学子的文学的素养和兴趣,对促进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积极作用。

史小军教授在演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