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罗锡文院士率队到中国农业大学等三所高校调研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35号令《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加强学术委员会自身建设,有效发挥我校学术委员会在学术发展、学术评价以及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根据校学术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议, 6月4 -6日,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罗锡文院士率调研组一行赴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山大学开展调研活动。
罗锡文院士一行在中国农业大学调研
罗锡文院士一行在中国农业大学调研
中国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校长柯炳生,副主任、副校长李召虎会见罗锡文院士一行
罗锡文院士一行在中国农业大学调研
6月4日下午,罗锡文院士一行来到调研活动的第一站——中国农业大学开展深入调研,中国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校长柯炳生,副主任、副校长李召虎会见了罗锡文院士一行。柯炳生校长代表学校对罗锡文院士一行来访表示欢迎。会上,中国农业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刘竹青介绍了该校现有学术委员会的功能定位、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工作职责以及对教育部35号令精神的领会和新学术委员会章程起草进展情况。该校学术委员会共有委员27人,其中有院士6人,长江学者7人,校长担任主任委员,秘书处挂靠科研院,设有科研院、教务处、研究生院、发展规划处、人事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6个秘书单位。罗锡文主任应邀介绍了我校学术委员会的基本情况,表示此次调研的目的主要是学习,解惑和共同探讨。我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吕建秋,委员杨乃良、区颖刚、陈金顶和中国农大秘书单位相关负责人就此次调研主题交流了意见。
罗锡文院士一行在北京工业大学调研
北京工业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副校长张爱林等会见了罗锡文院士一行
罗锡文院士一行在北京工业大学调研
6月5日上午,罗锡文院士一行来到北京工业大学调研,北京工业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副校长张爱林等会见了罗院士一行,他强调,教育部35号令让高校学术委员会规章制定和工作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学校已单独成立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副处级建制,有专门场地、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按照教育部35号令的要求,新修订的校学术委员会章程已于2014年3月19日颁布实施,校学术委员会已在职称评审、人才引进以及学术道德事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工大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前副校长侯义斌对学术委员会的组成结构、工作职责及运行机制做了详细讲解,认为目前该校学术委员会改革取得的重大突破与学校党政领导的支持和委员们的共同努力密切相关。罗锡文主任听完介绍后,认为北工大学术委员会的改革步伐超前,改革成绩喜人,改革经验宝贵,值得华南农业大学深入学习和研究。双方与会人员就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我校调研组成员感受收获颇多。
罗锡文院士一行在中山大学调研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李萍会见了罗锡文院士一行
罗锡文院士一行在中山大学调研
6月6日上午,罗锡文院士一行来到中山大学调研,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李萍等出席了调研会。中山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杨清华主要介绍了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的基本情况,该校学术委员会共有委员15人,由校长担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下设人文社科、理工科和医科学术分委员会,负责处理日常学术管理事务,原则上学校、职能部门级实体办学院、党政正职不担任分委会和院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校学科规划制定、校级科研机构设置、校设科研基金、科研资助计划、教学和科研奖项学术水平评价以及学术道德争议处理、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的任职人选推荐等事务须经由各学术分委员会审议决定,向校学术委员会汇报工作,中山大学已根据教育部35号令起草新的学术委员会章程,目前已向校教代会征求意见,准备颁布实施。 (文/图 蒋艳萍 科技处/人文社会科学处)
(责任编辑: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