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谈女童保护:建议加强社会监护制度建设(视频)

03.03.2016  09:10
2015年性侵儿童案件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在京发布,代表委员建议加强社会监护制度建设

受害者呈低龄化趋势 熟人性侵犯罪超七成

3月2日,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以下简称“女童保护”)在京发布了《2015年性侵儿童案件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平均每天曝光性侵儿童案例0.95起,受害者呈低龄化趋势,熟人犯罪超七成,中国儿童防性侵教育现状形势严峻。

羊城晚报北京特派记者 李妹妍 李国辉

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当天建议,应将防性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呼吁加强对未成年人社会监护制度建设,填补法律法规制度空白。

近六成受害者缺性教育

报告显示,2015年媒体曝光的案件中,被性侵儿童仍以7岁到14岁的中小学生居多,但7岁以下受害者比例占到17%,受害者人群呈低龄化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据“女童保护”调查,12岁到14岁的高年级学生受害人数略微超出小学低年级,另一方面,仅有44%的孩子知道什么是“性教育”,23%的孩子不知道何为性教育,33%的孩子选择“似懂非懂(知道一点点)”。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经过专家撰写、科学论证的全国性防性侵教材教案,应尽快研究出台全国性的权威防性侵课本、教案。”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雪梅说。

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现象非常多,家长也没有儿童防性侵方面的相关知识,这就更需要在农村地区把儿童防性侵的教案和教材普及。”全国人大代表、明尚公益基金秘书长李欣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