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水!南沙一年,十大创新

21.04.2020  12:10

大洋网讯 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南沙自贸片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高起点谋划自贸试验区发展建设、全方位实施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高标准优化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发展动能全面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企业获得感大幅提升。2019-2020年度南沙共取得十大创新成果。

1.全域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综合行政执法南沙模式

2.打造规划和自然资源审批服务新模式

3.打造首个“无证明自贸区

4.构建全域数字化税收服务机制

5.搭建首个全球商品溯源标准体系

6.打造智能保税分拨监管新模式

7.构建“1办法+3平台”知识产权工作新体系

8.构建粤港澳司法规则衔接机制

9.首创海洋公益诉讼新模式 

10.打造“境内资产抵押、境外资产保理”跨境融资新模式

一、全域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综合行政执法南沙模式

为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切实解决当前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带来的扰企扰民等问题,南沙自贸片区不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全国首推区一级全域“一支队伍管执法”。将13个部门21个执法领域整合由综合行政执法局管辖,编制人员、经费预算、装备器材一并配套划转,握指成拳,执法力度大幅提升。全面梳理权责,将区内4605项行政执法事项整合为一张清单,按照“普专结合、便利执法、快捷迅速”的原则,相对专业的1356项事权由直属执法队承担,其余事权交由镇街执法大队负责,案件就近查处,避免依赖等靠。依托省司法厅网上办案平台试点,将原来各领域78个执法与监管系统融合成一个系统,破解系统不兼容、数据不共享、信息不通畅的难题,切实提升执法办案效能。出台系列规则、指引、办法,建立一个规范,统一执法文书、结案标准、执法程序。按照“云信访”投诉举报、案件线索移交等工作规则,实行“一口受理、直接交办”,做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实现“一并回复、同步推进”,彻底解决职能交叉重叠、衔接不好、边界模糊的问题。通过“一支队伍管执法”综合改革,实现了“一张清单明责任、一个标准立规范、一个平台办案件”,最大程度做到了“一个口子对市场”,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又迈出坚实一步。

二、打造规划和自然资源审批服务新模式

南沙自贸片区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标准,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导向,通过“三减一提”(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提质量)实现规划和自然资源审批流程再造。在用地出让阶段试行“用地清单制”,将企业拿地后自行开展的17项业务改为政府代办并在土地出让时免费提供给企业,缩短企业办理时间、减少办理成本;对产业类项目试行“带方案出让”、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带条件审批”,意向投资企业在产业项目确定后即可推进方案设计及带生效条件的预审批,通过环节前置为企业节省36个工作日。在工程规划许可阶段对方案稳定的项目推行“告知承诺制”,在全省率先覆盖至所有社会投资工程项目,以“企业承诺+批后监管”的方式简化审批条件,为企业减少办理时间22个工作日,压减申办材料24项,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已成功试行39宗。在联合验收阶段推行规划测量、房产测绘、不动产首次登记一站式办理模式,可为企业压减15个工作日,节省成本17.46万元。在不动产登记阶段推行“四个一”不动产登记模式,企业办理存量房转移登记实行“一个环节”“一套材料”“一窗办结”和“一小时领证”,22项登记业务实现“1小时”办结,登记财产办事效率可达到世行评价标准最优水平。创新开展不动产跨境抵押业务,办理全国首例中资银行境外分行不动产跨境抵押登记,出台全市首个不动产跨境抵押登记操作规范,为境内企业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提供便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已成功试行两宗,分别为企业降低15%、26%的融资成本。

三、打造首个“无证明自贸区

为深化“数字政府”改革,全面提升行政审批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南沙自贸片区着力清理烦扰企业和群众的各种复杂证明,打造“无证明自贸区”。在直接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证明的基础上,创新推出数据查询、部门核验、告知承诺三种方式实施改革,最大限度取消、调整本层级设定的证明事项,彻底将从前需要申请人通过各种途径出具证明的成本转变为政府的工作程序。以数据查询为手段,整合数据供需,建立数据需求目录和数据共享目录两张清单,利用“大数据+AI”精准匹配,取消可通过信息共享获取的证明。创新搭建“无证明自贸区”查询核验系统,并借助“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确保证明信息安全可信,结合实地调查核验等方式,取消可通过部门核验获取的证明。建立告知承诺制,申请人书面承诺已经符合告知的条件、标准、要求,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行政机关依据书面承诺不再索要有关证明。第一阶段改革直接取消证明22项,通过创新手段取消证明60项,2020年底将全面实现企业和群众依法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无需申请人再到区内相关单位开具证明,最大程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全国“无证明自贸区”南沙样本。

四、构建全域数字化税收服务机制

为进一步推进纳税便利化改革,南沙区税务局通过税收“大数据”赋能,重点针对发票管理、政策落实、办税流程、税收风险防控等领域进行改革,推出全域数字化税收服务机制,率先全面推行电子发票和区块链电子发票,取消纸质发票,实现发票业务全程数字化无纸化、发票增量增额“一次不用跑”,经营成本和税收风险进一步降低,自2020年1月1日起,南沙成为全国最早实现发票全面电子化的行政区。推行多缴税费免申请主动退,通过大数据精准判别纳税人多缴税费情况,纳税人免申请、免操作、免跑动就可轻松享受多缴税费主动退还服务。推行税费优惠政策点对点精准推送和“不来即享”,运用税收“大数据”精准定位符合优惠政策条件企业,实现政策精准推送和纳税人“非接触式”便利享受,支持企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推行纳税人税收风险“大数据”精准体检和提醒服务,帮助纳税人主动化解税收风险、提高纳税信用,办税更加安心。全域数字化税收服务有效挖掘税收数据的服务价值,今年以来,纳税人开具电子发票57万份、区块链电子发票5.86万份,减少纳税人前往办税服务厅1.3万户次,精准落实疫情防控等优惠政策惠及企业1.13万家,最大限度、最快速度、最高精准度帮助纳税人降成本、享优惠、防风险,实现“以票控税”向“以数管税”转变,为应用“大数据”提升税收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南沙经验”。

五、搭建首个全球商品溯源标准体系

全球溯源体系是南沙全自主知识产权打造的全国首创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上线以来成效显著、影响广泛,涵盖了全品类全贸易方式,吸引全球14932家企业参与,涉及商品品牌8716个,共赋码9780万个,溯源商品货值达605亿美元,已有约1677万人次进行溯源查询,形成“好货走南沙”和“放心消费”的新格局。为推动全球溯源体系更广泛应用和解决在复制推广过程中面临的标准缺失问题,南沙率先制定首个全球商品溯源标准体系,目前该体系已经完成《全球溯源体系标准体系框架》的编制,并经专家评审,该框架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涵盖了全球溯源体系的技术、服务、管理标准规范,可为应用方和共建方提供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指导依据。《全球溯源体系标准体系框架》以全球溯源体系运行规则和全球溯源中心基本定位为准则,包含通用标准、共建标准、信息化标准和全球溯源中心运营标准四个子体系,搭建了全球溯源体系标准体系的基本架构。首期将编制“共建标准子体系”下的《全球溯源体系共建方通则》、《全球溯源体系服务通则》、《全球溯源中心建设指南》三项标准,对全球溯源体系共建方参与溯源、溯源信息化建设、溯源中心建设及其运营管理和服务的质量进行了明确。全球溯源体系标准体系的制定将极大提升全球溯源体系的运行效率,推动全球溯源体系在各地快速复制推广、跨行业跨领域延伸,为全球溯源中心建设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公共设施及其复制推广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为数字经济时代形成社会治理新机制、新模式提供新方案。

六、打造智能保税分拨监管新模式

为满足跨国企业产品在中国和亚太区域的物流仓储一体化运营需求,支持南沙实现以全球集拼、全球分拔为基础的国际贸易融合发展,南沙海关不断创新监管模式,提出“1+N”保税监管理念,一本专用账册对接保税物流、跨境电商、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等多种贸易方式,自主申报、自动记核、即报即入即出,根据实际流向自主进行账册转换实现区内直转。支持不同贸易方式货物同仓存储,按状态分类监管。支持跨境电商货物与非跨境电商货物同仓打包、同车运输,以自行运输方式向全国特殊监管区域开展货物分拨流转,实现传统贸易与新业态贸易融合。同时,新增跨境电商出口退货监管模式,率先补足跨境电商出口只出不退短板。优化国际中转和国际分拨货物产地证明管理,试行签发优惠贸易项下国际中转货物《未再加工证明》。2019年,南沙保税港区进出口734.6亿元,增长14.5%,助力南沙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买全球、卖全球”贸易大通道。

七、构建“1办法+3平台”知识产权工作新体系

南沙深化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改革,新组建知识产权局实现对专利、商标、版权的统一高效管理,以强创新、大保护、优服务为着力点,创新构建知识产权“1办法+3平台”工作体系,打造出台全国自贸区首部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办法——《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办法》,汇集吸引创新要素集聚的激励措施,建立集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信用监管、社会共治于一体的全方位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重点建设三大服务平台:一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集聚平台,已集聚11000多项专利成果和20多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上线了全国首家设计版权交易服务云平台,构建起覆盖孵化育成、评估认定、转移交易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生态系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服务新高地。二是建设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平台,已为首批200多家中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托管服务,有效提升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知识产权托管服务中心。三是建设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服务平台,年内将与10多个海外国家的40多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组建海外维权专家库,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海外专利布局建议和海外专利纠纷应对等服务。“1办法+3平台”连接起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为知识产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创新动力。

八、构建粤港澳司法规则衔接机制

司法机关全面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探索构建粤港澳司法规则衔接体系。南沙自贸区法院率先开展5项诉讼规则对接探索,全国首创《民商事案件证据开示指引》,借鉴香港法文件透露规则,及时固定争议焦点,防止证据突袭;率先出台《涉港商事案件属实申述规则适用规程》,引导当事人签署属实申述承诺书430案次,倡导诚信诉讼;制定《委托当事人送达实施细则》,借鉴香港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提升涉港澳案件送达效率;适用律师调查令制度,累计发出律师调查令945份,推进破解律师取证难问题;试行交叉询问规则,保障当事人诉辩权利,贯彻正当程序原则。南沙自贸区检察院全国首创适格犯罪嫌疑人社会服务告知制度,借鉴香港社会服务令制度,实现轻微刑事案件审前分流。创新3项港澳人士司法参与渠道,全国率先聘任港澳籍人民陪审员15名;聘任港澳籍特邀调解员16名,全国首邀香港大律师成功调解涉外案件;聘任港籍专家咨询委员出具涉港澳案件法律查明意见。搭建2个粤港澳司法制度比较研究平台,连续两年组织粤港澳三地比较模拟庭审。南沙自贸区法院与南沙国际仲裁中心等机构合作,建立涉港澳民商事纠纷诉前分流多元化解机制。提升自贸区司法国际影响力,为南沙推进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九、首创海洋公益诉讼新模式

为全力护航自贸区海洋经济“绿色发展”,针对海洋公益诉讼案件发现难、取证难、鉴定难、修复难的问题,南沙自贸区检察院立足辖区海岛地域特色,在全国率先推出“取证规范、评估便捷、部门协同、督促修复”的海洋公益诉讼新模式,为建设宜居自贸区提供司法保障。建立类案“清单式”公益诉讼调查取证规范,制作《行政执法对刑事证据和公益诉讼证据取证要点》,确定类案证据清单,引导规范取证,提高成案效率。委托海洋渔业专家运用水生生态损害评估模型出具科学评估意见,打破一案一鉴定的惯常做法,鉴定时长由半年缩短至一个月内,费用由6-8万元/案缩减为500元/案,有效化解海洋生态损害评估难、周期长、费用高的问题。与省环保基金会、省环保纠纷调委会建立联合信息共享协作机制,相互配合开展公益诉讼案件人民调解、协助调查取证和出庭支持起诉等工作。创新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组织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被告人将7.3万尾鱼苗放归大海,助力海洋生态资源修复。2019年以来,南沙自贸区检察院审查海洋公益诉讼线索96条,办理海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42件,海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6件,督促恢复被治理的海岸线1.5公里。协助市检察院办理全国检察机关首例海洋环境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入选广州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十大案例。

十、打造“境内资产抵押、境外资产保理”跨境融资新模式

南沙自贸片区立足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需求,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通过境内资产抵押、境外资产保理等多项跨境金融业务的创新和探索,理顺机制,拓宽了境内外双向资金、资产流通渠道。首推境内不动产抵押跨境融资业务。交通银行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分行将区内民营企业持有的境内不动产抵押给交通银行香港分行,成功办理全国首例中资银行境外分行不动产抵押跨境融资业务,引入境外低成本贷款4000万元。该业务模式解决了传统信用方式下中小企业信贷申请审批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便利境内机构充分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并构建了跨区域、跨行业的不动产跨境抵押融资业务沟通协调机制。首创境外船舶资产跨境直接保理业务。光大银行广州分行为粤科港航船舶租赁有限公司的香港子公司提供保理融资约720万美元,成功落地全国首单船舶租赁资产跨境直接保理融资业务。该业务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出海发展面临的融资问题,同时改变以往境外公司取得境内贷款常见的“内保外贷”模式,由境内银行直接对境外公司授信,提高了放款效率,打通了船舶租赁企业境外业务融资新通道,有效助力国内租赁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推动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耿旭静、董业衡、申卉 通讯员南宣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耿旭静、董业衡、申卉、王燕、黎旭阳 通讯员南宣

南沙将打造全国首个“无证明自贸区”
大洋网讯 确保三年内,进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模拟排名前20名!4月16日,广州南沙举办自贸区南沙片区营商环境专题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广州市南沙区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下称《行动计划》),南沙未来三年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施工图”和“任务书”出炉。南沙在政务服务和审批制度改革领域再有新突破,推出“交地即开工”2.广东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