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呼格案一审法官进审委会 追责还要等多久

21.07.2015  07:12

呼格吉勒图的父母通过微博发声称:备受关注的“内蒙古呼格吉勒图冤案”一审两名法官胡尔查、宫静,6月26日被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为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记者随后从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和呼和浩特市中级法院获得证实。(7月20日《法制晚报》)

轰动全国的呼格吉勒图案再审平反之后,内蒙古相关方面曾宣布启动追责调查程序,媒体也挖出一份呼格吉勒图案办案人员名单,其中包括当年专案组组长冯志明、检察官彭飞、一审法官宫静、胡尔查,新城区公安分局局长郑润民等人,这些人大多已升迁。而在呼格吉勒图案平反之前,已经有几起备受关注的冤假错案平反,坦率说,追责进展都很不顺利,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一个现实的阻碍,就在于年限太长,当年的办案人员或已升迁,或已退休,这使得冤假错案平反之后,获得赔偿相对容易,追责可就难多了。

所以,在公众的潜意识里,基于对追责难度的了解,而对于追责有比较实际的期待,甚至也有人呼吁以不追责换取对于冤假错案的顺利平反,但既然内蒙古官方许诺追责,那么,也只能是“言必信,行必果”。只是,一如此案曲折漫长的平反一样,呼格吉勒图案的追责程序似乎是“只见表态不见效果”。

在呼格吉勒图案再审平反不久,已官至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副局长的冯志明被带走调查,但今年4月份,才有消息传出冯志明被“双开”,但呼和浩特市纪委出面否认,并表示“有关冯志明的处理结果,届时会及时向社会公布”。应该说,在表示对呼格吉勒图案办案人员启动追责程序以来,冯志明是公开报道中唯一的一个,而且至今还没有最终处理结果,至于其他人会否或者怎么追责,外界并不清楚,但一直都很关心。

所以,当媒体爆出一审两名法官被任命为中院审委会委员时,人们就非常在意。这种在意绝不是什么羡慕嫉妒恨,而是已经牢牢刻在他们身上的呼格吉勒图案办案人员的印记,让人们不由得会从他们的命运走向去观察和反思呼格吉勒图案的追责程序进展如何。固然如呼和浩特中院纪检部门所解释的那样,“审委会委员是业务职称,并不是行政职务。所有的业务庭室负责人都进入审委会”,“追责还未出结果,任审委会委员并非意味着不追责”,确实,不能否认的是,此二人乃是呼格吉勒图案的办案人员,进入审委会则意味着二人至今安然无恙。由此而言,呼和浩特市中院并没有读懂民意,或者说回避了舆论关切的核心议题,那就是,这两个“戴罪之身”何以至今没事?审委会委员的任命又为什么跑在了追责前?公众需要一个解释。

去年有媒体梳理过包括浙江叔侄案、赵作海案、念斌案等近年10起冤案追责情况,结论是“10起案件3起已处理”。有鉴于此,在呼格吉勒图案平反后,当内蒙古相关方面明确表态要启动追责,这让人对于结果既期待又疑惑,但毕竟官方表态,某种程度上是以公信力担保,而没多久冯志明被带走也让人看到了呼格吉勒图案的追责是有进步,可时至今日,冯志明没有下文,两名一审法官也“荣升”审委会委员,面对此种现实,你是不是觉得,当初启动追责的表态有点轻率抑或糊弄的味道呢?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