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孔垂柱的去世原因应及时厘清

15.07.2014  11:17

  资料图:孔垂柱

  原标题:孔垂柱的去世原因应及时厘清

  7月13日,云南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孔垂柱去世,彼时,其刚刚过完61周岁生日。原本来说,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即便贵为副省级官员,孔垂柱的去世,也不足以引发舆论关注。但是,由于此前围绕孔垂柱,有着患艾滋病、自杀、因贪腐被调查等传言,加之,其与云南落马官员沈培平关系密切,因而,在孔垂柱去世之后,舆论都在持续追问:孔究竟是怎么去世的,围绕他的传言究竟是真是假?

  应该说,舆论的“不依不饶”,似乎多少有些违背惯有的“人亡事息”、“死者为大”的价值认知。 但不能回避的是,孔垂柱并不是一个普通人,副省级官员的身份,使得其具有了公共人物的身份属性,尤其是,他的死亡,被贪腐这个与公众利益牵扯极大的“传言”,紧紧包裹。所以,孔垂柱的去世缘由,不应该在沉默中逐渐消散。

  有鉴于此,云南有关方面,应直面舆论的种种疑问,在恰当的时候,将公众的疑窦,一一滤清。例如,媒体曾报道,在2013年中央第五巡视组赴云南巡视过程中,孔垂柱因贪腐问题而被调查,那么,本着对公众负责的原则,云南有关部门就有义务告诉大家,孔是否因贪腐而被调查,如果是,调查的结果又是什么?

  还有,孔垂柱的昔日“大秘”、原云南省副省长沈培平,因涉嫌严重违法违纪,被中纪委调查,如此,人们本能地就要问,沈培平的“落马”,是否牵涉到孔垂柱?另外,孔垂柱的自杀传言,也应清楚地告诉公众,有还是没有;如果有,是因为纯粹的个人原因,还是有别的更复杂的原因?

  换个角度来看,厘清种种围绕在孔垂柱身上的种种传言,其实并不局限于对公众负责;这种厘清,其实对孔垂柱本人,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患艾滋病也罢,自杀也罢,贪腐被调查也罢,都是流传于坊间及报端的“传言”,既然是“传言”,肯定难以避免真假混杂的情况,此时,倘若有来自权威部门的调查,对孔垂柱的死亡,给予令人信服的权威结论,无疑也能杜绝“以讹传讹”,有利于个人形象的重塑。否则,舆论难免就要将“传言”视为事实,而这种事实,却又难以印证,未免让人遗憾。

  就目前而言,坚定不移地反腐,早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此情此景中,就有必要将一切与腐败有关的传言梳理清楚,明白无误地告诉公众,有还是没有,如果有,又是什么情况。这种披露,或许让相关部门多少会有些“难堪”,但必须要看到的是,在反腐工作愈演愈烈的情况,这种公开透明的披露,理应成为一种常态,不管你愿不愿意、习不习惯,每个人、每个部门,都要接受并顺应。孔垂柱去世了,从个体的角度而言,值得惋惜;但是,从公共治理、积极反腐的角度,孔垂柱究竟因何而去世,围绕在他身上的各种“传言”,究竟真假如何,都需要及时梳理清楚,并告知公众。还是那句话,孔垂柱不是个普通人,他更是一个身居高位的公共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