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煤老板由官员“培养”说法不准确
近日,有媒体在报道一名山西官员落马的消息时说,他“结识培养了一批富可敌国的煤老板,但也为自己以后的落马埋下了伏笔”。煤老板之富,似乎无须解释,但一批煤老板是由这名官员“培养”的说法,迅速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和热议。
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这名官员主政煤炭大市的时候,正赶上煤炭的“黄金十年”,一些有意与其结交的煤老板获得了重要支持。曾几何时,煤老板成为舆论符号上一夜暴富的代名词,媒体上,散落着煤老板们“抛售北京99套房”、“7000万豪华嫁女”、“远赴海外豪赌”的消息。在很多人眼里,煤老板们大多没什么文化,素质不高,挥金如土。近年来,舆论批评的“炮火”之下,煤老板饱受诟病。有的山西煤老板在外人面前,羞于承认自己是“搞煤的”,原因是“名声不好”。这样的地域特色,注定了一些官员的落马与煤有关。在山西,官员落马意味着“倒霉”,可以进一步解释为“倒在了煤上”。并且,在矿难频发的背景下,舆论给这种现象起了个专有名词:官煤勾结。
2008年,山西掀起了“煤改”浪潮,煤矿迅速兼并重组,小煤矿被淘汰,国有大煤矿控股经营,很多煤老板变成股东,有人感叹,煤老板从那时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他们需要脱胎换骨,成为“守廉知耻”的新晋商。经济结构调整,煤老板也在艰难转型。而在狂飙突进的反腐浪潮中,随着一些官员贪腐内幕揭开,煤老板再次走到了舆论的聚光灯下。按照媒体描述,有的官员跑官买官需要钱,煤老板就充当了幕后金主,而平时,这些官员则需要通过具体而实在的“关照”进行回报。庇护其违法生产、改制时将国有资产贱卖、官员本人或家人持有煤矿股份、煤老板出资帮助官员跑官等,这就是媒体披露的“官煤勾结”的重要细节。
因为权钱交易,就认定煤老板是官员“培养”的,这种说法也许并不准确。但从不断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一些官员交往很深的“朋友圈”中,确实有不少慷慨解囊的企业家。他们互称朋友,惺惺相惜,官员外出,常常有企业家朋友相伴左右,安排行程、接待、宴请、礼品等事宜,颇为妥帖周到。因为没花一分钱公款,不会违反规定,也难以被发现,所以,煤老板殷勤有加,官员心安理得,泰然受之。有人戏称这样的企业家为“钱包”。
当反腐风暴刮向煤炭领域时,已经在这一黑色的领域发出了红色的警告,当官就不能想着发财。净化自己的“朋友圈”,从拒绝和远离“钱包”开始,划清洁身自好的从政底线,保持对所从事工作的敬畏,确保在行使权力时不出轨,提高对礼尚往来、人情交往、朋友等面纱遮挡的权钱交易警惕。2008年,山西煤矿重组时,下了“重整河山待后生”的决心,而今,营造热情做事、干净做人的新型政商关系和从政清风,也许正当其时。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