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子女朋友圈屏蔽父母 母亲因被“拉黑”偷偷抹泪

19.08.2014  15:21
  制图/何奔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制图/何奔

朋友圈中的亲子关系耐人寻味:有人互相点赞,有人互不干涉,更有人长期展开“监控与反监控”斗争……你们家,是哪一款?

文/羊城晚报记者 褚韵

孩子的朋友圈总是“静悄悄”?各位爸爸妈妈注意,也许你已经被孩子“拉黑”啦!

自从老妈打电话说我‘12点还在发朋友圈’,我就‘果取关’了她。”“老妈说我都在吃喝玩乐,我是不是要‘摆拍’我的做题姿势?”“自从爸爸关注了我的微信,我就学会了‘分组’这个伟大的功能。

在这个上至80、下至8岁人人都玩“朋友圈”的年代,圈中的亲子互动成了一大“亮点”,有亲子相互“点赞”,也有人“互不干涉”,有孩子与爸妈“展开了斗智斗勇的监控与反监控”,更有人索性直接“拉黑”。记者调查发现,“圈中事”实与家庭一贯的亲子互动及信任情况有关。专家建议,家长更应关注“被拉黑”的心理动因,并借此寻找增进亲子关系的契机。

1 记者线下调查

多数受访子女“屏蔽”父母

是我教会了老妈玩微信并加了她为好友,可是看到她在我和朋友去酒吧的合照下面点了个赞,心里突然有点‘怪怪的’。”来广州打工的27岁湖南小伙阿彬,几经思索,还是取消了老妈的“朋友圈可见”权限。“有时候会吐槽工作压力,或者又晚睡了,也怕她担心。”阿彬的同事小华更加干脆,“压根儿就没把他们加为好友,有事儿电话说,不想把我的生活全都呈现在他们眼皮底下。

你会不会将父母加为好友?加为好友后,又会不会在朋友圈“拉黑”或有意“屏蔽”他们?近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包括8位“既是父母也是子女”(28至51岁)、12位纯“子女”(12至25岁)和8位纯“父母”(38至65岁)在内的使用微信的广州市民。

结果发现,12位纯“子女”中,虽有10人加了父母为微信好友,却有11人试过将父母“列入分组屏蔽朋友圈”,有5位更是长期“拉黑”。而“双重身份”的市民中,除2人的父母不使用微信外,其余所有人都没有“拉黑”爸妈。16位“父母”中,多数人(9人)表示“不确定”,有4人始终“没通过验证”,感到“有点郁闷”,1人曾“因被屏蔽而与子女吵架”,表示“不确定”,1人表示“看不看无所谓”,只有1人表示可以看到子女的全部分享,并“经常互动交流”。

2 父母苦心谁知?

母亲因被“拉黑”偷偷抹泪

受访的多数父母表示,常常看不到子女分享朋友圈。“我不知道是他从来不分享照片还是把我拉黑了,反正我没怎么见过他主动说话。”做珠宝生意的刘先生说,至今他还不知道朋友圈有“拉黑”的功能,虽然一年多前就和读高中住校的儿子“互加好友”,但感觉只是“减少了电话费和短信费”。“偶尔问下儿子学校生活怎么样,缺不缺钱,他回复得挺快的,但也没多说什么”。

因为侄女有一次聊天说漏了嘴,我才发现自己居然被儿子‘拉黑’了。”家庭主妇邱阿姨为此甚至“偷偷抹眼泪”,因为她感觉儿子十分“听话”,以前也从不在她面前隐瞒什么。不过后来儿子解释,因为此前发布过工作中受伤的照片后,发觉邱阿姨十分紧张。“加上有时候加班熬夜、应酬吃饭,他说怕我担心,这才把一些分享分了组。”邱阿姨也理解了孩子的苦衷。“他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也不想事事都由我操心。

我发了几次‘我是妈妈’的微信验证给儿子,但他从来没有通过验证。”会计师许女士有些无奈,她说自己其实只是想了解正在读高三的儿子的学校、心理状况,“我并不想干涉他的生活,只是想知道他关心什么,生活中有什么困惑,希望能和他更好地交流。”而同样被“拒绝”的李先生比较淡定:“女儿说她喜欢在朋友圈‘恶搞’,不想给我看,怕我觉得‘无聊’。那就算了呗。

3 儿女弱弱表白

拉黑”并不代表没了“真爱

屏蔽没必要啦,其实微信不就是用来加强人际联系的社交软件吗?虽然我爸在我控诉考试没过的朋友圈状态里点了个赞,心碎……”研二学生小雯说,很早就将父母都加为好友,两人还经常在她的状态下留言。“我妈发了一朵‘云’形图案在我的一条吐槽下,我爸问什么意思,我妈回复‘太笨了,意思是不开心的一切都是浮云’。我爸又发挥‘冷幽默’功底:‘女性思维太不实用了,我还以为你是提醒女儿今天下雨,回家记得带伞。

不过,像小雯这么“想得开”的孩子其实是少数。“组队打BOSS打爽了发条朋友圈,老妈立即回复‘怎么还不睡’,朋友聚会发个照片,下面立刻多了一条‘身边的女孩子是谁?带回家来吃个饭吧。”还能不能一起好好玩耍了……”IT男胡虎自称“被老妈胁迫互粉”没几天就“果取关”(果断取消关注),因为“简直是多了个监视器”,让他常感“莫名其妙”,甚至花上半天功夫才能解释清楚。但没过一天,老妈的“追命CALL”就又“杀了过来”,大叫“我对你关心而已你为什么要拉黑我”。无奈之下,胡虎把父母分为“特别小组”,“每周发点正能量、工作照,稳定‘军心’,其余吐槽统统‘屏蔽’。

不少受访者都说,他们一面感激父母的关心,但一面又觉得“本能上不喜欢”:“就像多了双眼睛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你”,“朋友圈的都是生活琐事,有时候就是抒发心情,吐吐槽,事后被追问反而觉得不知道怎么解释。”“长辈们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不一样,不想他们做没必要的担心。

而大多数既是子女、又是父母的街坊们则表示,看到年迈的父母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中“点赞”,会觉得特别温暖,有时还会专门转发一些父母感兴趣的信息给他们看。

旁观者说

孩子有多面圈子 请让他独立成长

看起来朋友圈互动是个新兴话题,但其实它还是亲子沟通关系的延伸。”北京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王芳告诉记者,虽然调查样本不够充分,依然可以看出线上线下互动的相关性。“越是依赖‘朋友圈’、担心被拉黑,可能越说明没有其他沟通途径。反过来说,那些亲子信任度高、沟通顺畅的家庭,‘朋友圈’只是日常沟通的一部分而已。

王芳说,除了传统的亲子、同事等具有重要情感纽带维系的“强关系”,相对疏离、异质性较强的“弱关系”在现代交际中同样有着重要作用,“没有太亲密的关系,泛泛之交居多,好处是可以实现多方面的信息交往。而这两种关系在微信的‘朋友圈’发生交集碰撞时,往往会产生区分和选择”。

无论一个人正在求学还是已经走向社会,在多数子女的潜意识里,父母都是管理者的角色,他们担心朋友圈的生活琐事会带来‘束缚’,暴露行踪和心情。但对于父母来说,这其实只是日常关爱子女的延续,也希望向子女表达认同、鼓励的情绪。”王芳还提到,尤其是相对年轻的子女们,既有强烈的倾诉需求,又不希望过多地“被教育”,在朋友圈更追求“平等、独立”的分享精神。希望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发展新的人际关系。家长们对此最好保持理解和尊重,“孩子有自己多面的生活圈,要让他独立成长,没有必要每个圈子家长都要涉足。

在某高校任职心理辅导员的吴老师则常常开导学生:“我常跟他们说,如果你们愿意多回家看看,多和父母聊聊心里话,或许他们就没那么焦虑,将心比心,想想他们对你们的付出和关注,再想想你们日常是否会主动与他们沟通,关心他们?”同时,吴老师也会向家长建议:“父母要信任孩子。关键还是真诚地沟通,互相理解,换位思考。

羊城晚报记者 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