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从文化之窗到心灵之桥

28.09.2014  10:17

  今年5月,第七届全美中文大会在洛杉矶召开。在开幕式的舞台上,中西方两位“灰姑娘”翩翩起舞,令人眼前一亮:右边甩着水袖的中国姑娘叫叶限,从中国古代传说中走来,一群中国学生在她的身旁扭起了秧歌;左边跳着芭蕾的西方姑娘叫仙蒂蕾拉,诞生自欧洲的格林童话,身边一群美国少年的嘻哈舞欢快洒脱。

  

  孔子雕像 资料照片

  优美的中外名曲交替奏响,中间还穿插着中国少年“四是四,十是十”的绕口令以及黑人少年调皮灵动的Rap(饶舌)。欣赏着这部由中国杭州艺术学校和美国洛杉矶艺术高中的同学们联手排演的音乐剧,观众不仅为小演员们的演技所折服,更由衷感叹中西方文明心有灵犀。

  这部中西合璧版的《灰姑娘》,在此前杭州艺术学校和美国洛杉矶艺术高中联合开办孔子课堂时,剧本就已经“注定”。中西交流的窗门一旦打开,思想文化交融与碰撞的火花灿烂夺目。这样的改变及其更深远的影响,伴随着遍布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的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的创建,潜移默化地发生。

  合作,从创新模式开始

  推广本国语言及文化,世界上不少国家做过各种尝试,法国有法兰西学院,德国有歌德学院,西班牙有塞万提斯学院。但是西方人在其相似文化背景下走出来的语言推广之路,适不适合中国人?一方面要借鉴前人已有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要将中华语言及文化的特点纳入考虑范围,从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诞生起,孔子学院通过合作办校,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国际文化交流新路。

  对每个在孔子学院求学的中外学生来说,这所学院的模式是新鲜的。距离白宫9公里的马里兰大学是美国知名大学之一,全美第一所孔子学院2004年 11月17日在这里成立。成立之初,马里兰大学的学生们搞不清楚这个学院是做什么的。10年后,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的注册学员逾2000人,学院下属15 个孔子课堂和汉语教学点,不但给本校学生开课,社区的小孩、老人甚至暂居的旅游者都有机会在这里学习汉语。这所已成为当地教育国际化重要标志的孔子学院,目前正致力于汉语教师的资格认证培训,再有一个月就将从马里兰大学教育学院毕业的中国姑娘胡珂已通过了几轮考核,即将成为一名中文老师。她说,在当地小学教书,不仅中文要过关,教学方式也要考虑到美国文化和当地孩子的特点。这几年美国对中文教师的需求越来越大,她和同学的求职过程都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