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50万游客走进孙中山故里 翠亨村已无孙氏后人

30.08.2014  17:42
每年150万游客走进孙中山故里 翠亨村已无孙氏后人 - News.Ycwb.Com
每年150万游客走进孙中山故里 翠亨村已无孙氏后人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翠亨村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翠亨村老村民杨帝俊在祖先画像前

文/羊城晚报记者 褚韵

图/羊城晚报记者 周巍

故事·人文

东望珠江口,西靠五桂山,一个原本十分普通的小山村,却因为诞生了世纪伟人孙中山而家喻户晓。这里,就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帝制”的孙中山出生地所在——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

伟人的身影,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古村的生活,在岁月的悠悠流逝里,化成一种古老而绵长的韵味。历史的种种波澜壮阔,起源在这样一个低调而亲和的乡村,再次回眸,形成鲜明而奇妙的滋味,让人久久流连。

在这里,有人选择沉默地守护,有人宁愿大胆地出走,也有人平静地归来。乡村生活的平常趣味,难免生出些许寂寥的惆怅。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带来故土难离的情意,是魂牵梦萦的真切,却也是一种难以明说的束缚和压抑,但或许正是这一种复杂的内心,在这片土地上,永远酝酿着新的未来与变化。

壹 87处老宅只住着七户人家

通过高高的牌坊门廊走进翠亨村,很容易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时光穿越”的感觉。低矮得只有半人高的老围墙,古旧却满是砖雕、木雕的各家老屋,隐隐泛出润色的青砖,“”字形排列、有序不乱的纵横街道......在南粤山村炎热的夏季,这里不会有雨水打在空调机上机械的震鸣,却可以耳闻每一滴水珠在天井特别设置的排水平台敲出的乐章。一栋栋老屋,似乎是一种凝固了的历史,无声无息,静静告诉人们,这里现在是这样,和几十甚至上百年前没有改变。

仍然居住在这片古宅里的居民已经很少很少。“虽然拥有好几百年历史,出过许多名人,但翠亨村一向不算大村,人口最高峰的时期,也就是孙中山居住在此时,村里也仅有300多人。现在户口在籍的大概还有190多位村民,老屋子毛病多,水电各方面也不是太方便,大多数都搬离了,87处老宅子,日常住在这里的最多只有7户人家。一般人在祭祖或重大节庆才过来看看。”翠亨村村长谭庆培这样告诉记者。

7户人家中,78岁的杨帝俊是这里时间最长的一户住户,也是全村最长寿的老人之一。身为翠亨杨氏二十二代传人的他,闲暇时会坐在正厅天井下,伴着温暖却不刺眼的日光眯一会眼睛,两只小猫也伴在身边。有时也喜欢骑着三轮车,在村里四处转转,走过那些他已经熟悉于心的小巷。

您为什么喜欢一直住在这里?”面对记者的好奇,老杨微微瞪了一眼,似乎感到有些“无稽”,“这是祖屋呀。”他指了指内堂悬挂的多幅画像及照片。“我太公,清朝三品官;我祖父,也是做官的;我父亲跟孙中山同年出生,也出国读书,是同盟会的成员之一,我堂哥……”仿佛怕记者不信,右脚因早年骨折不甚方便的他,却一会儿拉着记者看大门上高挂的“贞义堂”三个大字,说这是清代后期兴建,屋顶的红梁大木“烂了皮骨头还是好好的,现在的木头根本不能比”;一会儿又翻箱倒柜找出了光绪丁丑(1877)年间修订的“翠亨杨氏族谱”,一页页介绍:“最近这五代的字辈是‘礼乐振家声’,这是祖宗留下的传统,不能忘。

我猜他是在想小时候的时光吧,那时候这里有四房人,平时少不了磕磕碰碰,逢年过节却着实热闹。”老杨的妻子说,当她从外村嫁过来时,老屋里其余三户住户开始陆陆续续搬走,有的出了国,有的嫁到其他村落,也有的就在古村外不远盖了新房,“他喜欢住在这里,我就陪着吧。

贰 守得住这辈子困不住下一代

与老杨有别,大多数的翠亨村的留守村民,包括村长谭庆培,都选择住在离古村不到百米的新房群落。他坦言,相比起现在自家新建的两层半小楼,居住环境与当年“没得比”。

然而在村里闲逛时,他却忍不住向记者夸赞,村里各式各样的文保建筑中的设计细节之美。他特别喜欢村里大户人家常用的大木门。“我也去过不少村子,只在我们村里看到这种设计,里面一层大木门,只有夜里锁门时才关合,平时就留外面这一层,配上雕花,就像两扇屏风一般,通风透气,又留有隐私,丝丝贴合,现在很难找到这样的好手艺。

我很理解老杨,故土难离,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我现在做梦时,还总想起小时候的场景。可单纯靠个人的力量,守得住这一辈子,困不住下一代。谁不喜欢环境更舒服、更现代的地方呢?”对于曾经作为“最年轻的村长”却外出打工,又再度“归来”,前前后后当了将近26年村长的谭庆培来说,他十分理解,这一栋栋老宅大院,是村民们的“心头肉”,却也是一种特殊的“牵绊”。

谭庆培告诉记者,与一般以几个大姓氏、大家族为主的传统南粤古村不同,翠亨村是“百家姓”,80多户居民就有近20个姓氏,即便是最大的杨氏一族,也仅仅是占据了从村中心轴线两侧的一条“长带”位置。“小家小户多,所以人员的流动性也比较大,往往一家人去了外地、出了国,没过几年老家就没有认识的人在了,人也就很少回来。”另一方面,随着耕地因为各种原因渐渐减少,更多的尤其是年轻的村民选择外出“闯世界”,往往只能够“硬下心肠”将祖屋闲置在家,“老房子一旦没人住,很容易就塌陷了。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