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燕:孔子歧视女性吗
至今仍有很多人认为,我国古代社会的男尊女卑,跟儒家思想有很大关系,孔子尤其是罪魁祸首。
说孔子歧视女性,倒也不算是无稽之谈。至少《论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一句,白纸黑字写着,谁也无法抵赖。照一般理解,大意是说:“只有女人与小人难以相处;与他们太亲近了,就恃宠而骄;疏远了,又会埋怨你。”仅凭这句话,就使儒家在现代女性中失去很多认同者。
当然,替孔子辩白者也不乏其人,但理由真是五花八门,大致可归纳为三派:
第一派可称为同情理解派。该派认为,孔子的说法,准确说出了女性的某些性格特点,是事实判断而非价值判断,无所谓歧视与不歧视。因为男性大多有类似经验,和亲近的女性交往,她们常常会扭扭捏捏,无理取闹,甚至乱发脾气。除分析性格外,这一派尤其善于寻找历史原因,认为古代社会的女性在经济和人格上都无法独立,尤其是呆在家里不读书,不免与社会脱节,心胸和视野因而大受局限,在一些事情上就显得不可理喻,男人当然会觉得“难养”。
第二派可称为特定场景派。他们认为,孔子的话不过是特定场景中的一句牢骚,被弟子记了下来,不代表他对女性的总体态度。就像某女人受过几次男人的骗,就骂一句“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泄愤。结果呢?骂归骂,她还是会嫁人,生个儿子还是爱得不行。同样道理,孔子不是道貌岸然的古板先生,而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说不定哪天受了夫人的憋屈,向弟子们发点感慨罢了,大家何必太认真?有人则认为孔子这里是在谈政治,文中的“女子”和“小人”,特指进入政治核心的外戚和宦官。更有人引经据典地考证了这句话的具体场景:当时孔子在卫国,一次随卫灵公出门,灵公坐在豪华的前车,身侧分别是以淫荡著称的夫人南子,和极善谄媚的宦官雍渠,三人谈笑风生,招摇过市。孔子的车跟在后面,显得冷冷清清,才有此感慨。“女子”与“小人”,分别指南子与雍渠。
第三派可称为训诂翻案派。这派的观点最为出奇。有人训“女”为“汝”,“女子”解释成“你们这些学生”,整句话于是被翻译为“只有你们这几个学生像小人一样难以教养。传授浅近的知识,你们就不谦虚;传授深远的知识,你们又埋怨。”又有人将“与”解释成“嫁与”,“女子与小人”于是成了将女孩子嫁给小人,整句话的意思也就全变了。这样一来,孔子不但没有轻视女子,反而特别关心她们的婚嫁。还有人将“汝子”解释成“你的儿子”,“小子”解释为“小孩子”的,这句话的意思当然又有一番变化。
以上三种观点,很难说哪个一定对或错。我个人仍比较认同第一种,因为孔子总体上是一个经验主义者,这句话更像在陈述一种阅世经验。第二种当然也有道理,但老实说,这句话的具体场景实在难以考证了。至于第三种,则未免太过牵强附会。
有人仍不免质问:就算孔子这句话没有歧视女性,我国古代社会男女不平等的事实,难道跟儒家无关吗?“三纲五常”中的“夫为妻纲”,以及“三从四德”等礼教,难道不是压迫女性的吗?
对这类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一种历史主义的立场,否则不易得出公正的结论。应该肯定,中国古代确实存在男女不平等的事实(即使现代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儒学确实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男性中心的立场。但同时必须明白,问题的关键在于儒学诞生于一个男性中心的历史阶段,不是由于儒学主张男性中心才产生了男女不平等。换句话说,就算当时没有儒学,或者有其他的意识形态,也很难保证女性不受压迫。何况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及其后继者孟子,都是当时最有爱心的知识分子,且都是在母亲的教化下长大成才,说不定他们对母亲的情感还深一些,若说他们比当时的一般人都要轻视女性、压迫女性,是令人难以想象的。环顾人类文明史,那些历史上较为先进的民族,基本上都是男性中心的社会,妇女的地位比中国还差的多得是。
总体上看,在儒学中,女性和男性作为“阴”和“阳”,就像电池的两极,是同等重要的。但儒家大体认为,男人的社会责任大一些,女人的家庭责任大一些。“夫为妻纲”之类,也不是要丈夫支配妻子的意思,而是要丈夫为妻子作表率。但我们切忌走上另一种极端。比如传统家庭主张“男主外,女主内”,在现代社会已必须予以修正,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反过来提倡“女主外,男主内”(这在一些特殊家庭当然也可以),鼓励每个女人都要做风风火火的“女汉子”,在各领域都与男人争一日之长。因为男女平等,主要是就人格尊严而论,至于在心理、生理、智力方面,则要承认男女各有长短,相亲相敬、分工协作才是男女相处的王道。
围绕男女性别,当今社会上还流行着不少似是而非的观点。比如一些家长认定“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问他们女孩富养的原因,回答是要女儿多见见世面,培养其高贵气质,免得以后被坏男人用几顿好饭,或几件漂亮衣服拐跑了。这类想法,或许也不能说毫无道理,但终究并非可行之道,社会上道德败坏、骄奢淫逸的富家女也多得是。说到底,无论穷养富养,最终都还是要靠教养。没有教养,形不成健康的人格,不能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男孩女孩都会出大问题。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原文以笔名孙齐鲁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