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教授孙立讲《汉广》:美丽姑娘可望不可及

24.11.2014  03:31

  广东新闻网深圳11月23日电(陈春燕)深圳读书月各项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说文解字——中华经典古诗文公益课堂》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与扎实的知识讲授,得到了各界的好评。

  11月22日的课堂,特别邀请了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立先生讲《诗经•周南•汉广》。《汉广》诗中表达的是男女相互爱慕喜悦,却又可望而不可及之情,男子喜欢姑娘,精诚不移,哀怨但是充满着希望,深深体现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宗旨。本活动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罗湖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局)、深圳市阅读联合会主办。

  孙立教授学识渊博,为人温和,一开始就邀请了荔园小学的学童朗诵了三首诗。小同学们十分认真投入,把《关雎》、《蒹葭》、《硕鼠》中的爱慕、凄美、愤慨之情全都表现了出来,现场听众报以热烈掌声。

  孙教授追本溯源,从《诗经》的得名与意义讲起,介绍周南的地理位置与语言特色,让大家对《汉广》的时代背景有了初步的认识。随后,孙教授一字一句地解释了《汉广》的诗歌内容:南边有高树,树下不可休。汉江有女神,心悦不可求。汉水宽又急,游泳不能渡。汉水长又长,乘船不能过。柴草错杂堆,只愿折其长。心爱的人儿嫁给我,快快喂饱马儿迎接她。孙教授讲了许多实用的知识点:读《诗经》时,遇到韵脚时,要改读古音,以求押韵,如“”读如“”、“”读如“”;方,不是正方形,而是小舟木筏之意。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孙教授总结称,《汉广》诗中男子虽然得不姑娘的垂青,但他并没有绝望埋怨,依旧充满着希望,希望终于有一天能达成愿望。这样的写法是“篇终接混茫”,让大家自己去体会、感悟,融化成独特的感受。

  此外,他还现场教用播放了上古音朗诵、吟诵的音频,来教大家掌握吟诵的基本规律和节奏。该公益文化项目获得了“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罗湖区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该公益讲座将由罗湖家园网进行全程录像,最后制作成特辑公布,向更多的受众传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