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假”要来了!常回家看看能成现实吗?

03.09.2016  03:34

  中新网北京9月3日电(记者 张尼)鼓励用人单位给员工放假陪长辈过生日,每年给予独生子女不超过20天的护理假照料生病的父母……今年以来,包括河南、安徽、北京在内的多地都在设置或拟设置专门假期,让子女在父母身边尽孝。

  对于正在迅速迈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这样的休假制度来的正是时候,但是伴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孝老假”能否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变成“纸上福利”也引发讨论。

多地提“孝老假”概念 北京鼓励职工陪长辈庆生

  日前,北京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规划中指出,鼓励用人单位给予员工在其老年长辈生日、老年节以及需要康复服务、临终关怀服务支持时探亲休假。不过,“孝老假”怎么休、假期薪水如何计算等尚没有规定。

  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注意到,在此之前,全国不少地区都提出了类似的休假概念。例如,今年5月,河南省通过的本地新计生条例中就明确,独生子女的父母年满六十周岁后,住院治疗期间,给予其子女每年累计不超过20日的护理假,护理假期间视为出勤。

  而不久前公布的《安徽省“十三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安徽省将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子女与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子女照顾失能父母将享受带薪休假或政府补贴。

  另外,江苏省也在探索制定家庭养老支持政策,通过家庭设施适老化改造补贴政策、子女护理技能免费培训和补贴政策、子女照料失能老年父母的带薪休假制度等,鼓励家庭成员更好地赡养老人。

职工忧“孝老假”成“纸上福利”难落实

  无论是“

  众所周知,早在1981年,国务院就对职工探亲待遇做出了明确规定——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1次,假期为20天。

  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2年探亲1次的,可以2年给假1次,假期为45天。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4年给假1次,假期为20天。另外,规定还明确可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

  但记者调查发现,这个出台了30多年的探亲假制度,除了在少数国家机关或大型国企还保留着,在很多企业已经名存实亡了。

  老家在山西的李强是北京某机关单位的公务员,他告诉记者,虽然单位里一直有探亲假制度,但是工作5年的他,至今只休过一次探亲假,其他时间都是因为单位人手不够,或有紧急任务不得不放弃休假。

  “我也是看新闻才知道有探亲假这种制度的。”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的东北女孩张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有一次想休探亲假,还专门把国务院的规定拿给了人力部门,最后单位也只是批准了一周的假,当月的奖金还被扣掉不少。

  不少网友也认为,“

有假难休 是缺乏监管还是休假制度落伍?

  “有假难休归根结底还是法律约束力不够,另外企业也喜欢钻空子。”在北京某大型国企工作的陈鹤说,自己的单位虽然会让员工带薪休探亲假,但是员工的年终绩效还是会损失不少,所以不少人因此不得不放弃休假的念头。

  对此,有劳动法领域专家分析称,对于劳动者休假,国家应该出台一部专门法律,明确劳动者的最低工资、工时、休假权利等等。

  但也有专家呼吁对探亲假这种

  “应该为员工设定专门陪伴老人的假期,但是这个长短要合适,比如一周左右。”李强告诉记者,他觉得20天的“探亲假”现在看来有点太不现实了,假期设定的时间越长,落实的可能性就越小。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父母怎么看?儿女有“孝老心”更重要

  家住北京海淀区的周崇喜今年已经76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但一对儿女都已经各自成家立业,平时忙于工作只能偶尔回家看望他和老伴。对于北京拟推行的“孝老假”,周崇喜认为很是必要。

  “儿女的工作压力很大,所以平时很少主动打电话叫孩子们回家,即便是生病了,也是先和老伴去社区医院看病。除非住院,一般不会惊动孩子。”周崇喜说,他很希望将来能多些假期让孩子既不耽误上班,又能多陪陪老人。

  周崇喜也道出了成千上万中国老年人的心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2.12亿,占人口总数15.5%,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1.37亿。预计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

  而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则显示,“空巢”老人,也就是子女离家后的老年人,占到老年人总数的一半。破解这些老人的养老难,已经成为快速走向老龄化的中国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但其实,除了制度层面的保障,很多老人更希望的是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他们的愿望不仅仅限于和儿女共同度过几天

  “其实能不能放一天假回来是次要的,有时候孩子们不回来,但是打电话来和我聊聊天,我就觉得很开心,没什么特别的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