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4年第三季度全省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开展情况的通报(粤安监职卫〔2014〕18号)

21.10.2014  16:34

粤安监职卫〔2014〕18号

 

 

关于2014年第三季度全省工作场所

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开展情况的通报

 

各地级以上市安全监管局,深圳市卫生计生委,顺德区市场安全监管局:

今年第三季度以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黄晗局长在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析会上的指示和全省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现场会精神,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执法查处,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经对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和顺德区7个大项14项具体评价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全省第三季度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综合评价前10名的地市分别为 广州、佛山、深圳、东莞、惠州、中山、珠海、顺德、江门和肇庆 。各评价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一)机构队伍建设情况 第三季度,全省地市级监管部门职业卫生监管人员92名,县(市、区,含东莞、中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顺德等部分地区镇街)监管人员612名,分别比第二季度增加5名和14名。 河源 地市级监管人员增加4名,县(市、区)增加10名; 清远 县(市、区)一级监管人员增加11名;珠海、中山、广州等地区镇街级监管人员比第二季度有所减少。

(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完成情况。 全省第三季度共完成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285项,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235项,与第二季度相比分别增加68项和36项。其中 广州、湛江、茂名、云浮 职业卫生“三同时”项目数增幅较大; 云浮 现状评价数达29项,排全省第一; 惠州、肇庆、河源、清远 现状评价数比第二季度大幅增加。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网上申报工作情况。 截至9月30日,全省完成职业病危害项目网上申报企业累计97845家,其中第三季度新增申报企业13780家。 广州、佛山、东莞、深圳 完成申报企业总数均超过1万家; 深圳、中山 新增申报企业超过2000家, 广州、顺德、佛山、东莞 新增申报企业数超过1000家。

(四)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全省第三季度完成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419940人,与第二季度相比减少8.01%;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企业12410家,与第二季度相比增加16.24%。其中 深圳 11.5万人, 广州 6.7万人, 佛山 5.3万人, 江门、东莞、肇庆、顺德 超过2万人; 佛山、深圳、广州 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企业超过2000家。

(五)职业卫生监督执法情况。 全省第三季度各级监管部门共监督检查企业30055家(次),与第二季度相比减少4.15%;行政处罚364.35万元,比第二季度增加172.99万元,增幅达90.4%。 佛山 监督检查企业6810家(次), 广州、东莞、深圳、中山 监督检查企业超过3000家(次);在行政处罚方面, 深圳 达131.05万元,比第二季度增加87.55万元; 广州、佛山、河源、清远、中山、惠州、揭阳、东莞、汕头等 地市经济处罚超过10万元。

(六)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情况。 至第三季度末,全省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达标企业总数为9078家,其中第三季度新增达标企业4174家,比第二季度增加28.87%。其中, 佛山 1644家、 广州 1051家、 深圳 806家。

(七)职业卫生培训情况。 全省第三季度共组织44833家用人单位进行了培训,比第二季度减少7.35%;共培训79094名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比第二季度增加11.05%。其中 佛山、广州 培训均超过1.5万人, 顺德 达9203人; 佛山 培训企业数达1.1万家, 广州、顺德 培训企业数超过7000家。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第三季度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析会和全省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现场会精神,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强力推进执法,取得明显成效。 河源、中山、清远、潮州、汕尾 等地市迅速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会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部署调整下阶段工作计划,积极推进职业卫生监管工作。 河源 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地市、县区两级监管部门配足配齐监管人员,同时以五类粉尘危害治理和执法监察为抓手,大力推进职业卫生“三同时”、现状评价和职业健康监护等重点工作,取得明显进步,该市第三季度全省排名升至第12名,比上季度上升9名; 中山 明确各镇街按照“管安全生产必须管职业卫生”的原则,集中力量,以申报、职业卫生培训、现状评价和执法监察为重点,扎实推进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该市第三季度全省排名升至第6名,比上季度上升8名。

   (二) 执法力度明显加大。 第三季度,省局先后开展职业卫生执法监察联合行动和职业卫生专项执法检查,并直接立案查处1家违法违规企业,推动全省职业卫生执法工作。各地也认真贯彻落实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年等有关部署和要求,加大职业卫生执法查处力度。据统计,全省第三季度职业卫生经济处罚达364.35万元,比第二季度增加90.4%。今年上半年职业卫生经济处罚为零的14个地市中, 河源、中山、惠州、揭阳、汕头、江门 阳江 顺德 湛江 云浮 汕尾 韶关 实现了零的突破; 茂名 正在立案处罚3宗; 潮州 正在立案处罚2宗。 深圳 建立完善部门间的信息通报、督办催办和三级协调巡查制度,以“强监管、重巡查、严执法”的工作模式,对存在较大职业病危害隐患的用人单位采取统一部署、联合执法,增强工作实效,该市第三季度经济处罚达131.05万元。 河源 通过职业卫生日常巡查与专项执法相结合,加大查处力度,第三季度共立案查处6宗、处罚23万元。 云浮 制定执法监察工作目标,分解具体任务指标到各县(区),大力推动执法监察工作。

(三) 加强机构队伍建设。 河源 市局增加配备4名,县区局分别增加配备2-3名专职职业卫生监管人员,改变了职业卫生无专职监管人员的被动局面; 清远 积极向市政府分管领导作专题汇报,并加强与编办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机构编制方面的支持,同时指导各县区通过购买服务、聘用政府雇员的方式,分别增加1-2名专职监管人员; 顺德 举办7期镇街监管人员培训班,培训300多人次,开展10期村(社区)巡查员培训班,培训758人,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云浮 组织市、县(区)、镇(街)三级监管人员共78人进行培训(县级以及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的镇街安监人员100%参加培训),提升基层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

(四)加强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 至第三季度末,我省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达标企业总数为9078家,比第二季度增加4179家,环比增加85.3%。 河源、汕尾、潮州 揭阳 4个地市实现职业卫生“三同时”零的突破, 云浮、湛江 职业卫生“三同时”项目数比第二季度增加超过2倍; 惠州 肇庆 河源 清远 中山 等地区现状评价数比第二季度大幅增加。 潮州、揭阳、清远、中山、河源 等地市加强五类粉尘危害治理行业及木制家具、碳酸钙等行业企业培训工作,培训企业数和人数比第二季度大幅增加。 韶关 加强粉尘危害行业用人单位基础建设,五类粉尘危害行业企业网上申报率、职业卫生档案建档率、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档率、粉尘浓度检测合格率、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培训率、现状评价(包括正在进行)率均达100%。 顺德区 政府正在制定《顺德区家具制造行业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计划开展家具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消防、环保、职业卫生等领域的整治行动,通过14个区属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推进家具制造企业整体提升工作。 云浮 组织工商、人社、经信、环保、安监和卫生计生等6部门开展粉尘危害治理。专项治理以来,该市完成职业健康检查企业306家、劳动者5022人,基础建设达标企业19家,职业卫生“三同时”5项。

   三、存在问题

(一) 职业卫生监管依然面临区域性、结构性问题。 珠三角发达地区 虽然监管各项业务工作量位居全省前列,但是这些地区企业多、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数量庞大,全省职业病病例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监管形势严峻、任务重; 粤东西北地区 虽然各项工作取得较大进步,但是一些地区监管队伍建设仍滞后于监管需求,技术服务力量薄弱,对职业卫生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推进缓慢、力度不大。

(二) 执法监察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第三季度全省职业卫生执法工作取得突破,但是在专项检查中仍然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 个别地区对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执法工作重视不够,未将职业卫生执法纳入年度执法计划中,职业卫生执法随意性较大,执法力度还不够。 二是 基层监管人员执法能力有待加强。一些基层监管部门人员不足,业务不熟,轮岗频繁,对监管业务和法律法规不熟悉,执法能力有待提高。 三是 一些地方缺乏基本的职业卫生监督检测装备,缺乏必要的执法取证手段,技术支撑力量不足。

(三)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仍然薄弱。 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我省抽查的部分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的结果来看,我省企业负责人培训率、劳动者岗前培训率、职业健康检查率、合同告知率等指标和《职业病防治规划》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从前三季度的统计数据来看,我省完成职业健康检查企业(29277家)还不到已申报企业的30%,基础建设达标企业(9078家)还不到已申报企业(97845家)的10%,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4年目标:“70%以上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达到基础建设要求”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各地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总局、省局今年的工作部署,结合全省第三季度评价结果,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措施,查漏补缺,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再上台阶、上水平。

(一)认真完成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本情况摸底调查和工矿商贸企业职业卫生监管统计工作。 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按时完成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本情况摸底调查和工矿商贸企业职业卫生监管统计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于年底前完成水泥生产等14个职业病危害严重、较重的行业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

(二)继续做好职业卫生执法监察工作。 一要 高度重视监管执法能力建设,充实执法队伍人员,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 二要 将职业卫生执法纳入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体系和工作计划中,同时要强化责任意识,建立落实执法目标责任制,以执法目标倒逼工作开展。 三要 改进工作作风,要敢于碰硬,敢于执法,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要抓一批典型曝光,切实发挥警示震慑作用。 四要 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前段时间,省局组织开展了职业卫生执法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查处。东莞、湛江、茂名、云浮等市要继续跟踪督导,对不认真整改且整改不达标的,要坚决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三)加强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 各地要结合我省职业病防治评估结果暴露出来的工作短板,重点督促指导企业做好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培训、劳动合同告知等工作,依法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加强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

(四)重点做好寒冷季节职业中毒防范工作。 在寒冷季节,由于企业通常关闭门窗和通风设施而导致通风不畅,导致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升高,从而容易引发职业性化学中毒。各地要加强对使用有毒物品企业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保持工作场所通风排毒设施顺畅,最大限度地防范职业性化学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员工的健康权益。

  

附件:1.全省第三季度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评价结

     果汇总表

      2.全省第三季度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各地等

       次评定情况

 

 

 

              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4年10月21日

附件: (印发版)关于2014年第三季度全省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开展情况的通报 附件1.docx

附件: (印发版)关于2014年第三季度全省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开展情况的通报 附件2.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