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行 始于“笔”下

23.02.2015  12:35

  ●广州市第七中学 徐玲妹

  在教学思想品德课堂时,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归纳总结、关心时事等良好学习习惯外,还要让学生掌握做听课笔记的技巧与方法,灵活运用,统筹学习。

  一、巧用听课笔记,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思想品德需要理解教材的基本原理、观点,特别是开卷考试题型比较灵活,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而听课笔记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抓住重点,综合运用教材知识去解答问题。在课堂上,专心做笔记能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跟着教师的节奏上课,抓住重点内容、老师补充的新知识进行记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记笔记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有助于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消化,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记忆。

  二、掌握笔记技巧,养成良好习惯。

  初中思想品德课内容广泛,涉及到法律、国情、道德、心理和健康等内容,引导学生做课堂笔记时,应注意几点:一是记下老师讲课的板书要点,如每一框题基本标题、基本定义等。二是记典型的例题、关键词、线索性语句。在听讲过程中,教师讲解到某个问答题有启发意义的解题思路,或者哪些特征、含义、措施、意义容易混淆的,注意在相应的位置进行标记。三是记下课堂上没理解的问题,课后及时把没理解的问题弄明白。

  三、灵活运用笔记,拓展学生思维。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需要新鲜且贴近生活,结合事件或案例,联系教材内容,增强课堂趣味性,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从而使学生能够做到经常对照笔记,根据社会变化更新过时的信息资源,把相关热点话题事件归纳到对应知识点,做好整理,灵活运用。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听课笔记统筹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享受课堂笔记的“学习之行”,获得可持续发展,提高学习能效性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