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加入大学必修课,学分修满才能毕业,广州这劳动课居然是这么上的!
大洋网讯 当扫地、擦玻璃等成为大学“必修课”,你怎么看?近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劳动课引起关注,有人认为体验劳动可以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很有意义;也有人觉得劳动课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广轻工,实地体验了一节劳动课,并在此基础上对广州其他学校劳动课的开展情况进行了了解。
走访:一周两节劳动课合计80分钟
“大家要爱护工具,注意防护,别被蚊子咬了。”广轻工劳动课老师李秀霞在课前对学生们叮嘱,“还要注意绿化带里的树叶,不要浪费塑料袋。”李秀霞一边说,另一边当天的值日生已经将劳动工具分发到学生手中。大黑色的塑料袋、扫帚、夹子……学生们抄起家伙便开始了劳动课。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们在校园上劳动课。
“我们通常是一个老师带两个班。从2018级开始,不管是南海校区还是广州校区,每一个班一个星期都会安排两节课。”李秀霞介绍,自己今天带的是财务管理班和商务英语班,两个班加起来一共70多个人,“学校的保洁工作做得比较好,只是有些小的垃圾隐藏在角落。”因此李秀霞指导学生多去关注沟渠里的烟头与草丛中的落叶。
记者在现场也体验了如何用垃圾夹清理散落的碎纸屑和烟头。广轻工配发的垃圾夹较为轻便,长度约为一米,通过单手按压夹子顶部的把手便能启动夹子,这使得掉落在犄角旮旯里的烟头等小件垃圾容易得到清理。
此外,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认真的参与劳动,“老师会在现场,还会将学生5~6个人分成一个小组,设有小组长,让大家互相监督。在课程结束前15分钟,还会安排两名值日同学对每一个区域检查,如果哪一个区域还有垃圾,会让那一个小组回来保洁。”李秀霞说道。
同学们分工协作,清扫垃圾。
质疑:设置劳动课为了省清洁费用
回应:学校不缺清洁阿姨,主要为了培养劳动意识
去年,教育部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两份意见无一例外的都将“加强劳动教育”作为其中一点提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轻工在9月份将开设劳动课作为必修课的想法变为了现实。
面对社会上关于“学校为了省清洁工人”的质疑,李秀霞回应道,学生在打扫的过程中也能看到保洁阿姨,其实学生能做的事情真的不多,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习惯,学校的初衷是“让学生知道尊重别人的劳动,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学生自己很辛苦的做完,以后他会很爱护环境,不会随意的扔垃圾。”
除了疑问,学生最开始也并不理解。
“一开始感觉到怪怪的,学校为什么要组织这个课?”当上了8次劳动课之后,广轻工的学生苏泽盼说自己的心态在慢慢发生转变,“随着打扫次数多了,也慢慢理解,感觉到平常清洁工人也挺不容易的。同时,劳动也是一种锻炼,平常课程比较多,也没有什么时间去锻炼。”
广中医中药学院:劳动课要除草、认药
如何更好的做好劳动课,回应高校学子的种种意见,记者带着问题采访了已经开展一年劳动课教育的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相关负责人。据了解,广中医中药学院自去年11月起在全学院将劳动课铺开,在上学期末对700余位参加劳动课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研中,满意度达94%以上。
与广轻工的安排略微不同,广中医将劳动课作为了学院综合素质学分的必修课。中药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其煌介绍:“我们一般来说,每一个学生每学期大概劳动3~4次,一次一个半小时,一共设四个学期,这样算下来,四个学期一共上32节课。”
同时,“因为我们有两座山,一个药王山,一个时珍山,所以广中医在开展劳动课上便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结合学院的特色两方面统一起来。”具体而言,广中医的劳动课主要可以概括为4点——除草、认药、种植、解说。
陈其煌介绍:除草主要就是让学生对学校的两座山体进行日常维护;认药是在劳动结束之后由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辨识药用植物和杂草;种植就是购买一些种子在山上进行种植;解说则是成立药山解说队,周末如果有外面的人来参观,会让学生对他们进行解说科普。
陈其煌说,开展劳动课最重要的是积极性问题,学生对劳动课的积极性开始没有那么高。因此,就需要多动员、多要求,“如果简单发一个号召,那响应的人可能寥寥无几。所以引导很重要。”陈其煌介绍,“到底每个人应该做什么要有所设计,不能说‘全班去劳动,这一块你负责’,那结果很可能就是积极的人去做,不积极的在旁边看。”
“在这一块,包括分组、前期劳动的准备、要准备什么材料一定都要有个详细的方案,”陈其煌建议,“每一个班级都要有他们班级的一个方案,统筹指导之后,每一个班每一次劳动有一个自己的方案,一定要做细。”此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成果激励。
“我们在班级劳动后发一些图片,可能有些同学在开始劳动之前会觉得没意思,但劳动之后看到那些成果,有些同学还是很开心的。”最后,还要与专业相关,“比如我们加入了认药,专业相关之后就不会是纯粹的劳动,他们会有一个专业学习的过程。”
社交媒体上,
不少网友都支持扫地必修课。
学生:如果只是扫扫地,能叫“课”吗?
记者随机对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等广州高校的学生进行了采访。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劳动课在大学生群体中,目前接受度较低。华南理工大学的蔡源泰坦言,“比起劳动课,我更愿意去实验室,但如果是必修课的话就得另说了。”
蔡源泰的想法代表了部分学生的态度——如果上劳动课不愿意,但如果是必修课,算学分,“就算心理有反感不情愿,还是会说服自己强打精神去。”广州体育学院的曹斯聪说。
为什么学生不愿意上劳动课?根据学生的回答主要可归结于不明白让大学生上劳动课有何意义。例如:华南师范大学的吴立婷认为,“如果只是叫人去扫扫地,那能叫做课吗?既然是课的话,就要有课的形式,比如教会人什么?”蔡源泰说,“平时事情比较多,教授给的任务比较难做,还要忙课业,我感觉劳动意识从小培养才有用。”
老师:劳动课有必要,建议6个学分
尽管学生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从高校老师的观感来看,开设劳动课“具有实际意义”。广州大学教师曾岑认为:“现在的学生从小可能在劳动上付出的精力比较少,所以可能在劳动意识的培养、劳动习惯的培养和劳动能力的培养上有一定欠缺。”所以,她认为开设劳动课具有实用价值。
“大学当然有必要设立劳动课。”暨南大学的老师叶志海十分笃定,“这是教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必要途径。德智体美劳,都应该体现在课程体系中”。他分析,基础教育抓成绩,抓分数成了指挥棒,只要跟大学录取有关的,就拼命加码。“这样看下来,唯独‘劳’这一个方面,似乎找不到大学录取的口径,到了大学,再不重视,就晚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绝不是我们希望培养出的人才。”叶志海说道。
同时,叶志海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高校教学中的劳动课,一定要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要有长期性、常态化。建议6个学分,分布在前三年(以四年学制为例)的每个学期。作为思政课程体系加以设计,由辅导员安排具体学习计划并进行考核,主要为实践类课程。”
你觉得“扫地”必修课怎么样?
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晏文龙
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郭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