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议 为跻身国家‘双一流’行列谋篇布局
1月11日—12日,以“精准发力,成果倍增,实现整体提升、重点突破,努力建设高水平大学,跻身国家‘双一流’行列” 为主题的学校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在丁颖礼堂隆重召开。会议听取了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情况及学校学科建设工作情况,并围绕主题讨论了如何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学科发展,部署了下一步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
校党委书记李大胜、校长陈晓阳,校党委副书记钟仰进、陈少雄,副校长吴鸿、廖明、刘雅红、咸春龙、杨洲,总会计师蒋育燕出席会议。会议由吴鸿主持。
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原主任王立生作专题报告
会上,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原主任王立生作了《“双一流”背景下做好学科评估 服务学科建设》的专题报告,结合刚刚公布结果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改革创新、社会效果,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转型发展、学科评估的发展历程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学科评估服务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需求度、契合度和达成度,针对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会议听取了学校发展规划处负责人所做的我校学科建设工作情况介绍,分析了学校2015-2017年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剖析了学校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下一步学校学科建设工作的目标与任务,建议创新体制机制,精准发力,重点突破,着力实施ESI学科推进办法,确保未来三年五大战略目标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副校长刘雅红、廖明、吴鸿、杨洲、咸春龙分别就相关工作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会议期间,刘雅红回顾了2015年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来,学校人事和科研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分析了当前这两方面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思路:通过实施精准进人的增量改革、分类管理的存量改革、强化奖惩的薪酬改革、分类培养教师的团队改革,以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计划、科技成果转化提质增效计划、科研成果倍增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跨越计划等四大改革和五大计划,全面提升学校学科建设水平。
廖明指出:本科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核心驱动,两者关系密切,互为依存。从第四次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来看,本科人才培养在学科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刚刚结束不久的我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制度保障建设,坚持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教学管理改革为驱动,完善教学保障体系。
吴鸿从改革举措、招生规模与结构、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导师队伍及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完成情况等六个方面,回顾了过去五年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举措与成效,分析了下一阶段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和评价指标,提出了整体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助推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和争取进入国家“双一流”的改革思路与举措。
杨洲分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意义,并从国外校际合作协议签订、师资队伍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科学研究国际化等方面介绍了我校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状况,比较分析了2015—2017年高水平大学建设任务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相关指标完成情况,剖析了学校教育国际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形成共识、理顺机制,一网四化、完善设计,协同融合、落实任务,以评促建、激励保障的加速策略。
学院讨论
围绕学科建设的条件保障问题,学校资产管理处负责人也在会上解读了教学科研办公用房管理办法。
咸春龙在布置教学科研办公用房管理工作任务时指出,学校教学科研办公用房管理办法的修订,是为了适应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学科发展作出的一项管理机制调整,希望各学院各部门尽快成立公房管理领导小组,签订用房协议,制订管理细则和分配方案,整合现有用房,优化和合理配置房屋资源,切实提高学校学科建设的公房利用率和保障度。
校长陈晓阳在会上讲话
陈晓阳在讲话中指出,校领导近期分别到各学院调研指导了学科建设工作,各学院也认真讨论了学科建设规划,明确了目标,查漏补缺,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这两天的会议主题明确,开得非常成功,各学院负责人表现出的精气神和学科建设冲劲令人感受到,只要全校上下一心,精准发力,整体提升,我校完全有可能跻身下一轮国家“双一流”行列。
为了更好地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和争取跻身国家“双一流”行列的学科建设工作,陈晓阳提出了九点要求:
一是正确处理好学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要做好2020年、2020-2035年、2035-2050年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的长远规划和顶层设计。争取在2020年之前,领到“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入场券”。
二是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关系密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诊断”出来的问题必须认真整改,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也应及时修订。要关爱学生和校友,增强他们的爱校、荣校意识。
三是处理好师资引进与培养的关系。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要做到引进与培养并举,精准引进,重点培养,进一步加强现有教师的分类管理及培养,制定教师管理办法,按不同要求标准考核教师,逐步清理既无课题、又无论文、无成果的“三无”教师,既不能养“懒人”,也不能养“闲人”。
四是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学校倡导科学研究要“顶天立地”,既需要像罗锡文院士团队那样紧盯国家需求的应用研究,也需要像刘耀光院士团队那样瞄准世界学术前沿的基础研究。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堪称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
五是处理好优势学科领域与支撑学科的关系。我校优势学科领域主要分布在农林学科、农林经济管理和农业工程三大板块,其他支撑学科要围绕它们进行建设。
六是处理好国际化办学与办学水平的关系。国际化办学并非某个处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全校以及各学院的凝心聚力才能解决。因此,要建立校院两级管理机制,明确学院是学校办学国际化的主体,要把学院办学国际化情况与学院书记、院长的考评挂钩。搭建国际化平台,推进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七是处理好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关系。内部资源要精打细算,以教学、科研和办公用房调整为契机,形成教学公共平台、科研公共平台;积极推进新教学楼、科研楼的建设;积极争取外部资源,加强与大型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八是处理好管理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系。提升管理队伍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建章立制,强化执行管理;运用现代技术,提高管理效率;通过高效精准的管理,助推高水平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
九是处理好“能”与“德”的关系。高水平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需要能人,更需要品德高尚的能人。身为华农人,要具备爱校、荣校的品质,爱岗敬业,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要发扬抓铁有痕、踏石留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拼搏精神,精准发力,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跻身国家“双一流”就会梦想成真。
校党委书记李大胜做总结讲话
李大胜在讲话中指出,两天的会议开得非常圆满。围绕学校学科建设,校领导们对各自分管的领域现状进行了透彻到位的分析,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各学院院长的发言精气神十足,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令人对学校跻身“双一流”行列信心倍增。
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跻身国家‘双一流’行列,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科建设工作,李大胜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在新的发展阶段要有新的发展目标、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精神状态。在新的起点上,要明确思路,以十九大精神指导学校的改革发展。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前三年已经考核验收,现在面临下一阶段的建设任务,今后五年的目标是跻身国家“双一流”行列。前不久学校领导班子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过程中开展了专题调研,召开了务虚会议,研讨在新起点学校面临的新发展问题。通过这两天的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但是仅有新目标、新思路远远不够,还必须要有新的精神状态,每位华农人都要爱岗敬业,努力拼搏,争创一流,多做贡献。
二是要深化综合改革,提升改革质量。要以改革为动力,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力、更加开放、有力提升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我校过去十多年来一直在推进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来,重点对内部治理体系、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体系、资源配置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出台相关改革文件近50项,有效地保证了高水平大学建设规划的落实。但这几年的改革主要还是专项改革和局部改革,有些改革举措的时机、力度、效果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为此,要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当务之急是要深化思想认识,形成改革共识,增强改革思想和行动的自觉性。要对制约未来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解决好措施不够协调、不够成熟的问题。要在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事制度改革。要强化约束和激励机制,让想干事的人有平台,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发展,鼓励勇于改革、务实勤勉的人充分发挥作用,实现优胜劣汰。学校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按照整体提升、重点突破思路推进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成效评价制度等要作出重大调整和改革。落实好新的教学科研办公用房管理办法是学科建设的配套保障措施,要引导广大教师及时行动起来,抓紧抓好此项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学校发展大局。
三是以十九大精神指导学校的学科建设和改革发展。第一是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各项工作。要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特别是要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好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要落实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促进成果转化方面做出新贡献。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重要贡献。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第二是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学校所有工作的落脚点都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进一步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等长效机制。第三是扎实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要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按照高质量地实现内涵式发展要求,扎扎实实地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各学院主要负责人在会上交流本院学科建设成效、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思路
会议期间,还以学院为单位就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20个学院主要负责人在会上交流了本院学科建设成效、问题和今后的工作目标、任务、思路及措施。
学校党办、校办,以及各部处、各学院的主要负责人,各学院分管教学和科研的副院长、教学和科研秘书、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学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
(文/ 蒙丽 图/谢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