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学费高学位少 外籍工薪族孩子无奈成"洋留守"

19.08.2015  12:33

  暑假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暂别学业压力,牵着父母的手,尽情享受一段无忧无虑四处吃喝玩乐的时光。广州的各大景点、游乐园、商场、公园甚至大街小巷,都可以看见一家老小开心出游的场景。然而有一群儿童,他们却没有办法在父母身边:不仅仅是中国的农村存在一群“留守儿童”,国际化大都市也同样造就了一批在异国翘首期盼家人的“洋留守儿童”。

  在穗外籍人士并不是个个都腰缠万贯、一掷千金,虽然他们中少数人确实生活在城市的金字塔尖,坐着世界500强企业或五星级酒店高管的位置,或者担任球队教练、艺术演艺团队主脑、时尚高端品牌设计师等炙手可热的职位,领着高薪,公司还负责豪宅的房租和孩子读国际学校的高昂学费。但事实上,大部分外国人跟本地普通老百姓一样,有的受雇于外资企业在穗分公司或语言培训机构,每个月领工资过活;有的是外贸个体户、小店主、自由艺术家,或者从事服务业、卖些电话卡等小物件来维持生活。

  这些工薪阶层的外国家长面临着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广州的国际学校不多、学费昂贵;而本土学校收费虽便宜很多,学位也充足,但在语言和文化上可能并不适合这群“洋娃娃”。大多数受访的外籍家长表示,虽然自己暂时在广州工作,却不排除孩子有朝一日回国就业生活的可能性,他们盼望孩子在广州所受教育能与本国的学校接轨。

  有幸运的外籍人士能够得到本国政府的学费补贴,让孩子就读学费动辄一年10多万元的国际学校;也有外国家长连普通学校的学费都感到吃力,只好让孩子留在家乡享受免费教育,父亲与妻子孩子分隔两地,靠视频联系,孩子于是成为“洋留守儿童”。

  去年,广东省政协委员、广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邓静红对媒体提到,连许多驻穗领事馆官员都面临着为子女找学校难的问题,他们也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尝试在公立学校开设国际班以解决这一难题。

  邓静红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广东居住3个月以上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有31万之多,占全国总数1/3。境外人士在广东接受教育的途径包括入读经教育部批准的国际学校,这样的学校只有17所;第二个途径就是在广东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据统计,广东省只有不到1万的外籍和港澳台籍学生就读,与在粤10万境外人士子女的就读需求相比是“僧多粥少”。

  除了少数处于金字塔尖的外籍高管,对于大部分在广州打工讨生活的外国人来说,孩子上学是个“鸭梨山大”却又避无可避的问题,聊起这个问题,他们也是心塞得很。印度人Vinpin的孩子太多,连普通学校的费用都感到吃力,只好分隔两地靠视频联系,起码在家乡能够享受免费教育;法国人本杰明热切希望孩子能接受本国文化教育,他感叹说,幸好法国政府为海外公民就读国际学校支付80%的学费,不然孩子恐怕难逃留守的命运;俄罗斯姑娘列娜的女儿因为留守生活而早熟懂事,会体谅母亲的难处;加拿大人Cliff虽然儿子只有两岁,他却已经打定主意,即使放弃在中国打拼的一切,也坚决不能让孩子沦为“洋留守”。

  ■新快报记者 罗韵

   印度人Vinpin:想把一家人接过来生活, 却无力承担五个孩子的学费

  印度人Vinpin跟弟弟一起从事皮具贸易生意,在广州登峰社区已经住了8年。他的弟弟刚跟一名本地女子结婚,在他们租住的房子客厅里开设了一家印度私房菜,计划着今年要个孩子。Vinpin的妻子和五个孩子都在家乡,妻子没有工作,靠他每隔几个月寄回去的钱生活。

  他随身带着一只破旧的尼龙钱包,被各种现金和硬币塞得鼓鼓囊囊,边角位置磨得发白,打开来在照片栏内放着一张褪色的全家福合影。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最小的女儿还没有出生,她崭新的单人大头照被另外塞在照片的右下角。

  Vinpin说,出于节省交通费和时间的考虑,他已经3年没有回过家乡,弟弟还是单身的时候他们俩还会在印度传统节日的时候赶回去,现在几乎一直停留在广州。“照片上最小的这个女儿,那时还是个婴儿,可现在也长大了很多。

  他的房间里面有一台台式组装电脑,是朋友卖给他的二手货,用这台电脑跟家人视频是他工作之余最主要的娱乐活动。他不抽烟不泡夜店,吃得也不讲究,偶尔跟老乡聚会喝一点啤酒,省下来的钱寄回家。“家里赚钱的机会不多,打份普通的工一个月只有人民币几百块到一千块钱的收入,所以可能还要在中国做几年生意。

  谈到自己的五个孩子,他很坦然地说,世界是公平的,他把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精力都放在异国他乡做生意赚钱,跟妻子和孩子们的感情自然就淡泊许多,比较小的几个孩子跟他不太相熟,他们在想什么、喜欢做什么,做父亲的都不了解。家乡的亲友也有劝他回去发展,广州的朋友则劝他把全家人都接到广州来,富有富的过法,穷也有穷的过法,起码能够一家人厮守着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

  可是想到家中五个学龄的孩子和完全不懂中文、英文的妻子,他感到负担全家在广州的生活“鸭梨山大”,不用说一年学费10多万元的国际学校,即使是几千元的普通学校学费,他也觉得很吃力,把家人留在印度,他们才可以享受到免费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早年一起闯广州的老乡,发了财的才有能力把一大家子人接到广州来生活,孩子读广州的学校,跟本地孩子们一起学中文、一起玩耍,老婆每天无所事事地做指甲做美容逛街,但我没有那么幸运,生意不太成功。

  他说,刚来广州那几年,晚上一个人的时候确实思念家乡、思念孩子,心疼他们小小年纪身边只有母亲,父亲漂洋过海难得见上一面。可是随着时间流逝,“老实说我习惯了这种分离,孩子们也习惯了,双方可能都麻木了,他们现在在视频里面已经不再热情地跟我聊天,而是敷衍地说几句就回自己房间,或者在一边低头玩电子游戏。

  妻子告诉他,由于长期缺乏父亲的存在感,母亲照顾五个孩子和几位老人又难以面面俱到,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出现性格孤僻、暴躁叛逆和缺乏安全感等等症状,“我们商量的结果,是希望把年纪大些的孩子接到广州来,跟着我学习做生意,再不行就到本地的印度餐馆打份工,多攒些钱把其他家庭成员接过来生活。但是孩子们在家乡上学,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和生活习惯,非要他们放弃目前建立的一切,又是很不公平的。另一方面也想他们在家乡多读点书,以后可以在国际大公司找份收入高的工作。

  夫妻俩商量了很久都没有结论,孩子们一天天在长大,看着新婚的弟弟也在计划着成为父亲,Vinpin已经在动摇,近两年把最大的孩子接到广州来学做生意。“最大的哥哥,有责任要为弟弟妹妹们牺牲一下,提早结束学业。等家庭整体的经济状况好一点,他可以在广州结婚稳定下来,不用像他爸爸妈妈一样为了生活承受这么多年的分离之苦。他也可以像中国的家庭那样只生一个孩子,养起来就没有那么大压力,一家人可以一直在一起。

    加拿大人Cliff:盼有便宜的国际学校,即使举家离开中国,也不让孩子当“洋留守

  在广州闹市区许多餐厅酒吧的舞台上,都能看见Cliff的身影,这个高高瘦瘦的加拿大人活跃在本土演艺界很多年,同时也在学校兼职教吉他,一口普通话讲得非常溜。近年他邂逅了被他称为“天使”和“我唯一愿意相处的女人”的妻子,已经拥有一个可爱的两岁儿子。

  谈到上学,一方面他认为以孩子目前的年龄来说为时还早,一方面也难以避免地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他的妻子是广州颇有名气的艺术策展人,事业发展得不错,挣钱也比他多。成家生子以后,他也逐渐收起一颗音乐人不羁的玩心,开始认认真真地做音乐、录制唱片,把一件事情从头坚持做到尾,逐渐迈入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按道理说,留在广州发展和生活对他的小家庭来说是最好不过的选择。

  但是,他的苦恼在于觉得国内的学校气氛过于教条、死板,他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们作业太多,没有时间玩耍,上学放学都顶着一张不高兴的脸,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也要过上这样的生活。

  “广州的国际学校学费太贵,作为在这边工作和生活的外国人,我们当然很希望能够有价格比较亲民、语言和文化环境又跟世界接轨的国际学校。”同时他也清楚,教育是一门商业,在他教吉他的国际学校里面,教师的月工资高达三万元,“如果有人投资办学校,这些成本理所应当是要转嫁到学费上面的”。

  在他看来,孩子到了学龄能够回家乡,甚至去欧洲读书是最理想的选择,但前提是他的太太也能够在当地找到一份喜欢的工作,并且适应国外的生活,这个理想才能够实现。“绝对不能让孩子沦为洋留守儿童,即使要放弃这么多年在中国打拼的成果,也要一家人在一起,这是我的底线。

   法国人本杰明:如果法国政府不支付那八成学费, 孩子恐怕得回国读书

  法国人本杰明是广州某小型红酒贸易公司的总经理,公司规模不大,但利润却不错。他跟中国籍太太育有两个孩子,一个八岁,一个两岁。

  大儿子到了要上小学的年龄,太太按照地段给他报名入学,金发碧眼的孩子成为本地小学的学生,每天跟中国小伙伴们一起读中文课本,一起升旗做早操。

  某一天,本杰明趁着工作不太忙的时候提早下班去接儿子放学,顺便看了看儿子的课堂和课本,这一看不打紧,他立刻大惊失色,马上跟妻子商量要离开那所学校。

  “我本来没有太注意儿子的学习,那天发现,他学的东西都非常本土化,跟法国文化一点都不搭边,与法国的小学教育完全不一样。

  他认为,自己很适应在广州的工作和生活,把家也安在了这个城市,“我是法国人,太太是中国人,孩子出生在中国,他对中国有更多的认同也是合理的。但是他以后应该要有自由选择的机会,也许他会希望回到法国,或者去欧洲其他地方工作和生活,我们作为父母能够提供的,就是从小给他一个多语言多文化的环境,让他以后有选择的能力。

  平时在家里,他和妻子跟两个孩子经常用中文、英文、法语和西班牙语对话,他不希望孩子过早地只停留在一种文化环境里。

  妻子是全职太太,本杰明的生意虽然做得不错,但仍难以负担广州的法国人学校昂贵的学费。幸好在申请学校的过程中,他得知法国政府对海外公民就读国际学校有一项优惠政策,由政府来承担百分之八十的学费。“法国人学校一年的全额学费就要几十万元,幸好我只需要付百分之二十,但十几万元也是一笔不小的钱。

  他打算努力工作,争取把小女儿也送进法国人学校就读。因为他认为,广州法国人学校的教育内容跟法国当地的学校一模一样,学制也完全无缝衔接,孩子随时可以回到法国去继续学业。

  虽然他不肯让孩子上本地学校,热切希望他们能够接受法国的教育,为此差点儿狠心让孩子回国去上学。如果广州没有法国人学校,或者法国政府不支付那百分之八十的学费,恐怕孩子就难逃当“洋留守儿童”的命运了。但几番思量后他还是想,孩子出生在这里,在广州已经有了认同感和小伙伴,“让他们留在这,是对孩子比较公平的选择。

    俄罗斯姑娘列娜:跟女儿在网上无话不谈,“分开生活,未必活得不好

  俄罗斯姑娘列娜在一家酒吧当兼职舞者,周末经常客串一把广告模特,今年是她到广州的第三年,在没有合法工作签证的窘境下,她靠着上述这些演艺零工生活,跟几个人合住在酒吧老板提供的宿舍里。

  她说,她跟前夫已经离婚多年,有一个9岁的女儿在家乡,跟列娜的父母住在一起,她并不希望把女儿接到身边来生活,除非运气好找到一个愿意养她母女俩的靠谱中国丈夫。

  她的收入并不稳定,走秀活动密集的时候一个月能赚几万块,可有的月份一单活儿都没有,让女儿就读这边的国际学校,她想都不敢想。

  “在老家,女儿可以有免费的书读,一般小病的医疗也都不花钱,父母的退休福利不错,我在手头比较宽裕的时候才寄些钱回去”,她说,听广州的朋友们讲虽然本地学校学费便宜很多,却没有英语和俄语环境,小孩要是入读了恐怕就只会讲中文了。“我老了以后应该还是会回去的,在这边没有合法的工作签证,也没有保险什么的,年纪大以后跳不动,身体弱了,还是要回去享受免费的医疗和养老福利。或者过几年等老家的经济环境好一些,回去找份普通的工作做,所以女儿还是不要来这边比较好,她应该好好地掌握俄语和英语。

  虽然没有跟女儿生活在一起,她的社交平台上却有很多用制图软件把母女俩PS在一起的照片,手机屏幕也是类似的照片,她觉得这样子能够感觉到母女距离近一些。离家三年,她才回去过一次,因为她工作的酒吧并没有在节假日给她放假,她也舍不得放弃那些时不时忽然飞来的模特通告。

  “女儿的容貌长得不像她爸爸,很像我,性格也像我一样坚强独立。我不担心没有生活在一起会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她每隔几天都会写邮件给我,讲学校里面的生活,讲她养的猫,讲天气的变化还有邻居的男孩子,我们无话不谈,是母女但更像姐妹。

  她说,虽然跟女儿分隔两地,女儿却因此变得早熟懂事,也能够体谅母亲的难处。因为列娜并不把她当成小孩子,反而直截了当地跟她分享生活的艰难,和漂泊异乡遇到的各种困境。“我不赞成瞒着孩子,给她构建一个虚假的童话城堡,因为分隔两地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在我们的家庭里,这是个现实。我会在网络上告诉她,我在中国靠跳舞维生,有时候会被男客人欺负,有时候在街上被人叫做‘鬼婆’,跟朋友吵架、丢钱包这些琐事我都跟她讲,不要以为小孩子不懂事,她虽然才9岁,已经会安慰我了,还会简单的家务活,她能够照顾好自己,比同龄的孩子强。

  列娜承认她的女儿目前是个“洋留守儿童”,但她坚持认为母女之间在心理和感情上没有距离,甚至比很多住在一起的家人还要亲密,因此她并不需要在自己没有经济实力的情况下勉强让女儿到身边来,“分开生活,未必活得不好”。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
深中通道完成海底穿针 深圳和中山在海底实现牵手
  新华社广州6月11日电(记者田建川、齐中熙)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