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为学校改革发展献良策活动”开展情况的通报

29.09.2020  12:12


各单位:

2020年上半年,党委离退休工作部(离退休工作处)在老同志中组织开展了“我为学校改革发展献良策”活动,共梳理出12条意见建议。根据学校党委主要负责人的批示,党政办公室(研究室)对相关意见建议进行了责任分工安排,各相关部门根据分工安排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各有关单位对老同志意见建议的研究和吸收采纳情况通报如下:

建议一:增城校区进驻“园艺”“资环”“工程”学院的相关专业。

发展规划处: 关于学校在增城试验基地设立校区建议。学校已将校园规划(含增城试验基地)纳入2020年度工作计划,我处正在着手研究增城试验基地发展与建设的功能定位,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初步完成增城试验基地建设的概念性规划编制工作。

科学研究院: 科学研究院将积极配合学校的整体规划建设,推动学科发展,强化学科优势特色,加快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建议二:学校恢复设立咨询机构(咨询委员会)。

发展规划处: 我处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并调研或借鉴兄弟高校的相关经验和做法,适时启动该项工作。

建议三:学校抓一、二个院系作为改革发展的试点。

发展规划处: 按照广东省教育厅的要求,学校已根据学科发展情况遴选并实施了“3+5”分类发展计划(即兽医学、农业工程和作物学等3个学科列为冲一流重点学科,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园艺学、畜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5个学科列为优先建设学科),已初步开展了学科及其依托学院的建设试点相关工作。待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束后,学校将根据学科评估的情况,再针对性地研究学院改革试点工作。当前学校正在编制“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也将在规划中予以考虑。

建议四:对引进人才提供的优惠待遇应包括人才对工作、生活的基本需要外,更体现在人才对高层次需要,针对人对健康、安全的需要。建议对人才提供良好的健康管理。

人力资源处、校医院: 从2018年起,人力资源处会同校医院每年组织一次学校高层次人才(二级教授、国家级人才)到三甲医院体检,体检项目全面,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健康服务。在人才工作经费允许的情况下,人力资源处、校医院将为学校高层次人才提供个性化的医疗、诊治、保健咨询,进一步优化“人才”的健康服务。

建议五:组织出国进修、访学回国教师举办外语口语交流座谈会,介绍出国见闻,促进教师外语水平的提高。

人力资源处: 1.鼓励出国进修、访学回国教师开设全英课程,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全英课程建设研讨和培训活动。2.在新进教工和卓越百人计划的系列培训活动中加入外语培训方面的内容。

国际交流处: 我处负责因公临时出国(境)(90天以下)业务,由于时间较短以及基本上都有相关的外语条件要求,因此无需进行外语培训。另外,进修访学事项由人力资源处牵头开展相关工作,我处将积极配合。

建议六:优化人才培养,要突出四方面:①强化创新创造创业的教育,培养具有适应未来的适应性和引领性素质的人才;②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人文主义教育的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人文情怀的高素质人才;③建立以通识教育、创造性创新性教育,人工智能使用的人文取向教育等方面的育人模式,培养有智能又有智慧的时代新人;④在知识教育中加强思维教育,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

本科生院: 1.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2学分,设立创新创业实践2学分。鼓励并引导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要求“在专业教育中设置与专业结合创新创业课程,不少于2学分”。2.关于落实立德树人方面,学校在通识教育环节设立“5A”课程,即具有华南农业大学特色(Agriculture),能激发学生雄心壮志(Aspiration),培养其勤奋刻苦精神(Assiduity),增强其整体能力(Ability),提升其审美情操(Art)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新开劳动教育,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学校在构建新的育人体系方面,在通识教育中设立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及特色通识课程模块,包括语言文化类、信息技术类各4学分,另有5A系列及公选课12学分,夯实学生深厚的人文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等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4.在知识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学校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原则,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改进课程考核方式,通过推行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改进课程考核,平时成绩不低于总评的50%,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进行学科思维的训练。以上措施将在新修订的2020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落实。

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把“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人文主义教育的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人文情怀的高素质人才”的思路,将纳入“三全育人”的工作思路。创新创业学院将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为依托,大学生学科竞赛为抓手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素质。

建议七:统筹做好人才培育工作。

人力资源处: 1.我处正在制定《华南农业大学“丁颖学者”人才计划管理办法》及《华南农业大学“丁颖学者”人才计划实施细则》,根据人才发展定位和目标,为人才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精准化和个性化发展支持,培育高层次人才队伍和优秀创新团队。2020年底完成发文并实施。2.根据学校、学院师资队伍规划,制订各学科的精准进人方案,提升学校、学科、团队的人才吸引力。对于个别特殊、紧缺专业或学科,结合用人实际需求和队伍规划的情况,按照分类指导原则,按规定程序可以考虑接收本校优秀应届毕业生。

建议八:对在校的研究生的选拔要突出: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引领;创新培养模式规划和措施;加强与国外合作培养;加强学习研究创新实践等平台的建设;建研究生创新创造活动基金,加大激励力度等。

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我部将进一步发挥学生社区党建功能,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引领,打造一批研究生党建精品项目。

研究生院: 1.我院十分重视对在校生的奖优树典,2019年,开展了“卓越研究生”评选,评选出“研究生之星”“学术之星”“科创之星”“社区党员之星”等十名优秀的研究生代表,并召开了研究生表彰大会,对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学术科技创新获奖者进行了公开表彰,达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2.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聚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召开华南农业大学首届农业硕士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推进会,启动农业硕士“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和“兴农”创新班,34名农业硕士纳入计划培养。3.积极扩展培养平台,深入推动与珠三角企事业开展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的深度合作,争取研究生招生指标,新增全国示范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争取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佛山)基地全日制专硕指标44名、东莞基地专硕指标8名、博士指标2名。拓展与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东莞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平台。现有国家级联合培养基地3个,省级示范基地41个,校级示范基地30个,校级普通基地51个。2020年纳入专项制培养模式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达237人(占12.2%);4.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学校资助与国家公派相结合,开展硕士生短期访学项目与博士生出国(境)联合培养项目,2019年派出博士生46人,硕士生55人。

建议九:重视以下科研方向: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面包果组织培养生产线”,并申报科技成果奖;食品学院开展野芋头制造果糖的工艺流程研究;派专人培育园艺学院植物园的唯一一棵刺皮番荔枝;兽医学院、动科学院培育肉厚的豚鼠品种,可作为扶贫项目。

科学研究院: 关于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面包果组织培养生产线”的问题,科学研究院已向林风学院咨询和了解,该学院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报奖的可能性不大;关于食品学院开展野芋头制造果糖的工艺流程研究,科学研究院已向食品学院咨询和了解,据悉,野生芋头目前资源较少,因为农产品加工需要有稳定的来源和供给,因此,不建议进行加工利用;关于派专人培育园艺学院植物园的唯一一棵刺皮番荔枝,经与园艺学院沟通,可以采纳,目前这棵树在园艺学院果园里,现在及今后都将作为种质资源保护对象;关于兽医学院、动科学院培育肉厚的豚鼠品种作为扶贫项目,科学研究院已向兽医学院、动科学院咨询和了解,据悉,豚鼠属于实验动物,不建议作为产业化,比较相似的竹鼠已经作为禁养品种了。

建议十:学校以庄重形式在校友中开展“建言献策”活动。

校友会: 决定采纳并提出具体工作方案如下:1.邀请部分政、商、学界的杰出校友,在今年校友会理事会换届时,一方面担任校友会理事会名誉理事、名誉会长或顾问等,另一方面担任校友会理事会下可能专门设立的学校发展战略校友咨询委员会委员(如果发展规划处设立学校发展战略委员会,则不用重复设立而是在此担任委员)。就学校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向委员们征求意见,或者提出建设性意见,所征集的意见供学校领导作为政策制定的参考。2.在“华南农业大学校友总会”微信公众号和即将建设的校友信息系统中增设“建言献策助发展”留言版块,面向广大校友征集各类意见和建议。

建议十一:进一步做好对学校有贡献对社会有贡献有影响力的人员(包括退休后)的人文关怀工作。

党委离退休工作部(离退休工作处): 由学校综合部门牵头召集师资管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工会等职能部门对建言中提到的“对学校有贡献对社会有贡献有影响力的人员”进行界定,明确人员范围。对该范围内的重点人群,建立全方位的关怀机制,包括专人联络机制、校院两级工作机制、快速反应机制、慰问安抚机制。对界定后的人员范围,属于退休人员的,我部(处)将按照学校议定后的办法,制定实施细则,组织(指导、配合各二级单位)落实。

建议十二:整修树木园道路,用砖铺平,方便教职工行走。

基地管理处 : 将树木园道路的整修工作纳入到学校对树木园综合治理的整体规划之中,同时把该项作为年度预算申报2021年专项,待落实经费后抓紧推进。


请各相关单位对已吸收采纳的意见建议和一些具体工作,继续抓好推进落实。

联系人:徐聪聪,电话:85280030

 

 

 

党政办公室(研究室)

2020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