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饭堂腐败无异于残害下一代

15.09.2015  11:10

  本报评论员

  日前,据媒体报道,清新区原教育局长薛卫机受贿189.7万元一审获刑11年半。受贿款中,最引人关注的是2008年9月至2012年6月期间,薛卫机接受清新一中饭堂承租商谭某分多次给予的贿赂款65万元,占了薛卫机受贿款的1/3。笔者了解到,近年清远查处的教育系统腐败案中,也有不少涉及学校饭堂腐败。腐败模式如出一辙,均是教育系统官员或学校校长利用职权为承包商获得饭堂独家承包经营权,经营商从学生的饭菜中极尽盘剥,挣了钱之后,再将利润的一部分向教育系统官员或校长输送。

  学校饭堂腐败危害是巨大的。在实际情况中,出于安全考虑,学生被要求在校园食堂内就餐,而校园食堂也是独家垄断经营,正处在长身体阶段的学生能否得到足够营养,学校饭堂饭菜质量十分关键。而如果学校饭堂存在腐败现象,那么羊毛出在羊身上,教育系统官员从学校饭堂商人处得来的贿赂,无疑是从学生嘴里抠下来的口粮钱,承包商为了赢利就得千万百计降低饭菜质量,这对于求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无异于受到残害。而学生及家长怕得罪学校,往往敢怒而不敢言,或者是投诉无门。

  薛卫机不到4年时间从饭堂承包商处所得的65万元贿赂,平均一年达到17万元之巨!按照常理推算,能向薛卫机一年行贿17万,承包商经营饭堂每年利润最少要达到34万元,平均每个月利润(不计寒暑假)至少3.8万元,平均每天利润至少达到1900元,以清新一中学生3300人(据官网介绍)计算,要每天从每个学生伙食费上赚到5毛7分钱。众所周知,饮食行业利润薄,赢利都是走量,要确保每天从学生人头上赚走5毛7,在菜价、人力成本高企的情况下,饭堂为了确保能赚到钱,饭菜质量上打折扣之严重可想而知。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为何学生们总对学校饭堂饭菜诸多抱怨。笔者曾经听清新区一名学生家长说过,自己家孩子进了学校后一个学期瘦了十几斤,十分心疼却又无计可施。

  教育系统腐败特别是学校饭堂腐败要引起高度重视,需予以重拳整治。除了加大对教育系统腐败的查处力度之外,笔者认为,还要从根本上铲除学校饭堂腐败的土壤。

  一是要坚决铲除“饭堂经营校长、局长说了算”的权力寻租空间。在学校饭堂承租上要做到公开公正,一律通过招投标过程确定承租商,相关部门要对招投标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并将投标企业信息公开,接受学校师生、家长监督。

  二是加大对学校饭堂经营的利润控制。针对就餐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的特殊情况,学校饭堂不能以暴利为目的。为此,物价、教育部门应制定学校饭堂的合理利润范围,每年年中或年末,组织专业机构对饭堂的赢利水平进行评估,确保赢利在合理范围内。

  三是平时加大对饭菜质量的监督。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组织检查组到各饭堂明察暗访,以无记名投票,或组织学生、家长座谈会的形式,接收老师、学生对饭堂饭菜质量的客观评价,对学生、教职员工意见大、投诉多的学校饭堂承包商,检查组要及时调查核实,对属实的应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终止其经营权,甚至做出处罚。纪检部门也要及时介入,对于投诉大的学校饭堂,及时核查是否存在腐败行为。

  四是建立典型曝光制度。对于经过核查确实存在饭菜质量差、学生怨气大,甚至出现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学校饭堂,要坚决予以曝光,并及时整改、追究责任,接受社会监督。

  治理学校饭堂腐败、提高饭堂饭菜质量,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希望学校饭堂能成为学生成长的加油站,而不能做残害学生的“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