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者:语言如活水 网络新词不必禁绝

18.11.2014  13:24

  中新网11月18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在e化时代,注音文、火星文、图示符号等纷纷出现,形成有趣的次文化网络语言。

  学者分析,网络创造新兴语言无法预防,语言是活的,有创意的作家甚至能驯服语言,缔造佳作。

  彰师大教授王年双说,网络创造新兴语言,久了还会变成日常语言。像“屁孩”,刚出来觉得很新鲜,现在用久了,词典可能都会收录。

  但多数网络用语,用久了就会消失,例如以前很累会说成“”累,现在说“粉累”,反而可能很多人听不懂。

  “语言是源源活水,会一直变异!”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教授须文蔚说,外来语或媒体形式的改变,都会造成语言的变异,有创意的作家,就有能力去驯服语言。

  以网络语言来说,有人可以用火星文做非常好的诗,还得文学奖,痞子蔡、九把刀都是擅长运用网络语言的作家。

  中坜高商语文老师曾家麒说,网络用语可刺激学生重新思考词语的意义,例如“这就是人蔘啊”,运用了双关及譬喻修辞而形成的句子,就很有意思,因为它同时兼顾了“人生”的读音及“人蔘”的滋味。

  曾家麒说,若学生能深思并创造新的词语,而不只是机械性地赶流行,就创作而言,是一件好事。

  文化大学大传系教授林福岳表示,网民在使用语言时,有时会出现一些语言的趣味,完全禁绝学生使用,既不自然,也可能扼杀语言的创意,干脆就玩个彻底,再颠覆、再挑战,进而让学生思考或批判,语言的现实和虚拟意义间的辩证关系,从教育观点来看,并不全然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