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部、计算机学院等学院学子斩获第五届中国软件开源创新大赛多项大奖

02.11.2022  10:03

2022年10月30日,在北京文津国际酒店举行了第五届中国软件开创新大赛决赛,经过紧张激烈的答辩(线上),由我校工学部、计算机学院、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学子组成的5支入围总决赛(共11支入围,占5/11)的队伍大获全胜,最终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优胜奖4名(包括未入围总决赛的3支队伍)。至此,历时近半年(4月-10月)的第五届中国软件开源大赛落下帷幕,参加大赛的8支队伍全部获奖,占据了开源项目贡献赛道的半壁江山(共16支队伍获奖,本团队各占一二三等和优胜奖的一半,共8/16),为全国参赛队伍最多,所有队伍全部获奖的唯一高校。

第五届开源创新大赛共设计四个赛道、十三项赛事,作品提交截止日为10月18日,本次大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国1134所高校的23972人报名参赛,经过半年多的角逐,四个赛道均有千余个作品参赛,报名人数、参赛规模和作品数量与质量均创历届新高。开源项目贡献赛道是2022年新增加的赛道,相比其他三个老赛道,难度最大,要求最高,也是参赛人数最多(9469人),奖金最多(103万)的赛道。本次参赛的8支队伍全部参加开源项目贡献赛道。

在工学部、计算机学院、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尤其是副校长杨中民,工学部党委书记吴岚、执行部长李京波、副书记许拥旺、副部长李凯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在计算机学院汤庸教授、陈卫东教授,人工智能学院蒋运承教授、陈寅副教授、刘寿强老师,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张长海研究员、沈映珊副教授的共同指导下,本团队8支队伍先后在2022年5月-6月组建完成并开始紧张开发实践。经过选题、工具选择、技术路线确定、方案优化、多次迭代、开发测试与试用等环节,于10月18日即截止日之前成功提交,最多的队伍提交了812次,最少的305次。每队都提交了精心设计的带有大赛Logo的技术报告,最多有30多页1.5万字,最少也有20多页1万字;各队选题都新颖实用,技术先进可行,成果丰硕。赢得了评审专家一致好评,最终本团队5支队伍在近4000支队伍(每队1-3人)中脱颖而出,入围该赛道决赛(项目贡献赛道共有11支队伍进入决赛,具体入围名单如下表)。

为激发开源创新活力,培养开源软件人才,助力开源生态建设,探索开源教育改革,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推动和支持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指导下,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第五届“中国软件开源创新大赛”。 本次大赛由清华大学承办,重点围绕国家在开源人才培养和生态建设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卡脖子”软件领域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开源软件,联合华为、百度、清华大学等企业单位以及多所高校共同设置赛题。本届大赛在赛制上做了创新和调整,设置“开源项目贡献赛”、“开源任务挑战赛”、“开源案例教学赛”和“开源代码评注赛”四个赛道。

为给学生争取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团队克服了需求不明,开源工具资料匮乏,软硬件条件不足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即便在参赛主力队员研究生新生没有报到注册、疫情影响与本科生忙于实习等极端不利情况下,团队的每位老师和队员都尽力创造一切条件充分调动每位队员积极性,每天指导老师刘寿强博士都在线通过微信群、QQ群、网络会议等多种方式与各队队员点对点保持交流联系,及时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开学后每周至少见面2-3次。开会研讨,探索借鉴国内外新技术新应用,及时调整方向;保质保量提交了作品,参赛队员都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在得知入围决赛后,几位指导老师亲自把关,委托刘寿强老师具体实施。多次打磨汇报PPT,录制演示视频,预设问题并回答,模拟答辩。答辩前一天晚上,邀请了校内外10位有经验的老师,包括华为工程师参与答辩提问与指导,一直到零点,答辩当天刘老师赛前赛后全程参与,保驾护航,为最终的完满收官做最后的努力。

2021 年,开源首次被列入“十四五”规划,《“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培育重点开源项目,建设优秀开源社区,提升开源治理能力,《“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支持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开源社区、开源平台、开源项目发展。当前开源与信创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日趋受到国家重视并加大投入,开源已成为软件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的重要模式,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开源技术又作为信创产业的重要的支撑与抓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通过深入科产教融合,工学部、计算机学院等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全方位打造创新创业、竞赛、科研平台,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不完全统计,工学部人工智能学院在过去一年时间内,超过60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国内外多个竞赛并获奖,不少同学崭露头角,双创与竞赛初步形成你追我赶,蔚然成风的良好势头。

作者/通讯员:工学部 | 来源:工学部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