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孔教学院院长向河北大学捐赠孔子铜像(图)

20.10.2014  23:34

  20日,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左二)和河北大学党委书记王洪瑞(右)为孔子铜像揭幕。 徐颖哲 摄

河北大学向汤恩佳颁发兼职教授聘任书徐颖哲摄

  中新网保定10月20日电 (吕子豪 徐颖哲)20日,被誉“染料大王”的香港孔教学院院长、世界儒商联合会会长汤恩佳向校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河北大学捐赠孔子铜像,并表示,中国教育自当继承华夏固有之学统与精神,不必一一照搬西方教育的理念与形式。

  中新网记者在现场看到,该铜像矗立于河北大学新校区图书馆门前广场,为孔子站立式全身像,青铜铸造,高约3米;铜像底座为花岗岩制作,高约2米,底座正面刻有“孔子圣像”四个字。

  今年81岁高龄的汤恩佳称,当前,国外建立了大量孔子学院,但许多孔院仅对外进行汉语教学工作,没有系统开展经学教育,传播孔子儒家思想。而中国大陆也并没有建立真正的孔子学院。“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文化遗产,中国教育自当继承华夏固有之学统与精神,发展民族特色的教育系统,不必一一照搬西方教育的理念与形式。

  汤恩佳表示,推进儒家文化,既要有内涵,也要有形式。设立孔子铜像,旨在弘扬儒家文化及“仁、义、礼、智、信、忠、孝”的道德理念,培养广大师生爱祖国、爱民族的情怀。而儒家礼仪、孔庙、孔圣诞节等都是承载丰富内涵的形式,应大力宣扬。他甚至认为,中国的教师节日期可定在9月28日孔子诞辰日。

  河北大学校长傅广生称,孔子铜像的设立,不仅为该校增添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也将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校教师应以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为榜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海纳百川、有教无类的胸怀投身教育事业;全体同学则要以孔子的智慧和人格为标尺,以学而不厌、见贤思齐的精神,勇敢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当日,河北大学向汤恩佳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任书,汤恩佳还为师生作《诵读儒家经典推行道德教化》学术报告。

  汤恩佳生于1934年,19岁以51元港币起家,自开“佳成染料公司”,以儒治商,生意日益兴隆,被香港业内称为“染料大王”。汤恩佳50多年来致力于弘扬孔子儒家思想,1992年接任香港孔教学院院长职位。截至目前,其已对中国数十个省市的孔庙及儒学研究团体捐资逾3亿元人民币,在世界各地捐赠孔子铜像近400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