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代孩子不认识纸币?移动支付全民化有多远
现在,随便在街上闲逛或者去趟逛超市,都不难看见支付区域显著张贴着的微信或支付宝支付的标签,经过数年的技术发展和观念普及,眼下移动支付可谓走入了千家万户,渗透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即便是传统的线下支付渠道,也和当年的银联一样正在被移动支付改造。就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在天猫912.17亿的交易额中,无线交易额达到626亿元,占比达到 68.67%,可以笼统地说,近七成的中国网民开始用手机在双十一购物。
使用移动支付的好处一目了然,一是方便快捷,二则可以享受一些优惠措施,这也是微信、支付宝们推广时常用的口号,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似乎并没有看到移动支付有扩大化、全民化的局面,相关引爆的风口似乎仍然没有到来,那究竟是什么让移动支付迟迟无法替代钱包成为我们的主流支付手段?马云们为我们描述的美好世界还有多久?
四种主流的移动支付
当前的移动支付主要分为
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种,所谓近场支付就是直接用手机刷卡的方式坐车、购物等;远程支付是利用短信或网络工具进行的支付。至于怎么运用这两种支付手段,目前也形成了四种不同的移动支付模式:(嫌太过深奥可直接看大标题跳过)
第一种是由以银联为代表的银行系统主导的模式。 银行通过专线与移动运营商进行系统接入,用户通过银行卡帐户进行移动支付,或者将银行帐户与手机帐户绑定。银行为用户提供交易平台和付款途径,移动运营商只为银行和用户提供信息通道,而不参与支付过程,这意味着运营商在其中只扮演了管道的作用。
第二种则是运营商主导的模式。 运营商以用户的手机话费帐户或虚拟帐作为手机支付帐户,直接从用户的话费中扣除移动支付交易费用。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移动运营商直接与用户联系,不需要银行参与,技术成本较低。但是用户每月的手机话费和移动支付费用很难区分,仅限于移动小额支付。
第三种模式由第三方支付系统主导。
较之传统支付,第三方支付借助银联跨行结算合作门槛高的特点,与银行和电信运营商展开合作,借助手机的移动上网功能,利用手机应用实现无线支付,提供综合结算服务。比如,用户只需一个“支付宝”的客户端,即可实现查询、交费及转账等支付服务。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主的第三方支付正在依靠庞大的用户群发展成为控制终端消费人群的支付工具。
最后一种运营商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下,运营商和金融机构可以优势互补。金融机构在大额交易领域有安全体系、信用体系和强大的数据结算等优势,电信运营商在小额移动支付业务上更具市场效率和竞争优势,两者合作可以弥补双方的弱点,发挥各自优势。
就这些年的发展和用户基数来看,第一种和第三种模式较受大家支持,其便捷性、可靠性都非常成熟,即可远程支付,也可通过二维码或者NFC实现近场支付。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各方面看起来都已成熟的移动支付手段至今没有爆发开来呢?
光明道路上的绊脚石
任何一种新的技术在推广前行之时,一定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阻力,移动支付亦是如此,而且作为和人们经济财产息息相关的技术,它所要面临的情况自然更严峻得多。
首先要解决技术方面的桎梏。 虽然时下的技术上已能够实现通过手机完成移动支付,但由于支付标准不统一、技术不纯熟等问题,导致支付平台在与银行、商家的衔接上存在系统稳定性的问题,造成了体验上的不愉快,用户流失率较高。同时,移动支付所需具备的高安全性对手机等终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这种高要求的是不能通过加深使用难度来提升的,否则会使易用性大大打折,由苹果iPhone 5s引爆的指纹识别技术就是这方面努力的成果。
再者是各家的利益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
健康的移动支付必然需要通信运营商、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联)、商户和技术支持方等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但由此也形成了利益分配、话语权等各种问题,大家都希望在移动支付市场中占得核心地位,所以各自为政、争执不下。我们不时看到的各种央行关于移动支付的新政策就是这种博弈下的产物,短期之内估计难有定论。
其次是改造的成本问题,这可以分为两方面的成本。
一是终端设备的更换成本,简单来说就是用户的手机必须支持NFC、指纹识别等技术,不然仅通过二维码或者短信来支付安全隐患着实太大;二是配套设施的成本,移动支付业务肯定需要对各类消费场所的POS机等刷卡工具进行改造,一二线城市的商家顾及用户基数花钱改造理所应当,但三四线城市、县城里的商家又有多少对这方面会抱有热情呢?
最后是民众参与意识。
移动支付在成就便利的背后,由于国内受众在教育方面的参差不齐,有部分中年人士在移动支付的优惠面前,还是认为传统的捏在手上的纸币才是真金白银,且嫌移动支付不安全,手续麻烦,虽然这种情况在当下年轻用户中较为少见,但中年人士也是国内消费的主要受众之一,移动支付的全民化,在民众参与意识方面,其实还未得到真正的大众化普及。
拥抱各种可能的的变化
“拥抱变化”是近期由阿里巴巴校招缩减而流行的著名词语,在当下青黄不接的时代,大多数人可以选择的就是去适应社会的瞬息万变,移动支付在这种背景下谁也难说会最终结出什么样的果实。这里我们可以做几个假设。
较为靠谱的是,移动支付技术将催生支付大融合。我们的日常移动支付的场景非常广泛:比如卡类支付的银行卡、加油卡、停车卡、公交卡,消费卡,类应用的优惠券、折扣券,票务类应用的飞机票、火车票。这些项目在以便捷的大前提下,朝支付账户、支付工具、交易信息、商业模式四个方向融合,完成移动支付的最初设想。
较为商业化的前景是基于角色的企业定位开始出现差异化发展。由于分工越来越细,合作越来越紧密,各类支付相关支付企业定位也开始出现差异化趋势。比如:中国银联依据其强大的结算系统以及终端POS机数量,为运营商和银行提供结算平台,收单业务移动化,逐步走向平台式运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依据其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终端控制能力专注于第三方合作,在合作中寻求利益最大化,会利用一切可能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电商,特别是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大企业会将其B2C或C2C的在线支付的优势及产品形态平移至移动端,来获取先发优势,利用创新产品和消费引导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全面提升O2O电商层面的参与度。
另外根据业内人士的分析,移动支付趋向构建大生态、应用场景支撑发展浪潮的兴起的声音也不绝于耳。但不论猜测如何,可以肯定的是移动支付的前景必然光明。
总结
未来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国籍的人们都有各自的解读,但作为经济生活中最基础的支付方式,大家却极少想象,即便是科幻电影中也描述不多。然而,沿用千年至今的实物化、换算化支付方式是时候跟随移动互联网和新智能设备做一次彻底的革新了。
无论阻碍多大、前景多难测,我们都必须去拥抱这种变化,拥抱新的移动支付时代。
本文来自太平洋电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