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11名小学生打死同学 领头孩子今年仅11岁(图)(1)

16.07.2014  10:30

晓辉生前使用的书桌

  半人多高的玉米地,从村口蔓延到路的尽头。路边墙上的土坯,已经被阳光晒得泛白。墙外,杂草、玉米秆和道路交错的地方,8岁的晓辉生命最后时刻就曾躺在这里,奄奄一息。

  这是河北蔚县柏树乡永宁寨村。6月28日下午,在村委会门前的广场上,附近3个村的11个孩子轮番对晓辉进行殴打。最终,已经昏迷的晓辉被抬到路边,丢进杂草丛中,孩子们一哄而散。

  晓辉在天津打工的父亲张千得知消息后,第二天一早就赶回了村里,与重伤的儿子一起度过了父子相守的最后两天两夜。

  晓辉却再也没能睁开眼睛。张千想为儿子讨个公道,但他很快就听说,那11个孩子,最小的只有9岁,最大的也还有两个月才满14周岁。按照刑法规定,这些孩子均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我的儿子才是最小的,为啥刑法保护他们,不保护我的儿子?” 这位鬓角迅速染上灰白的父亲,咬牙切齿地说。

  他不明白,那群跟他儿子差不多大的孩子,为什么会如此“残忍地”、儿戏般就夺走一个同龄人的生命。

   65元钱要了回来,东东的母亲劈手给了自己的孩子几巴掌,东东就此跟这个告密的小子“结下了梁子

  领头的孩子叫做东东,今年11岁,在所有孩子中,只有他跟晓辉是“一个村儿的”。

  东东家在村西,晓辉家在村东。从西向东走,沿着坑坑洼洼的柏油路,5分钟后向左一拐,脚下踏着的,便是混杂着羊粪蛋的泥土。

  东东和晓辉家所在的柏树村一共只有200多户人家,几乎都认识彼此。大部分青壮年村民“都在外面打工”,近一点的在县城,远一点的就在天津、北京、包头,留在村里的几乎都是老人和孩子。将近一天里,除了偶尔开过去的小面包车突突的声音,整个村子安静得能听到附近山上的鸟鸣。

  这个个头儿不到1.6米的五年级男孩儿,在村民和同学的描述中,就像《机器猫》里总是欺负别人的大胖一样,“或许还更壮实一点儿”。几个和他经常玩在一起的孩子,都管他叫“大哥”,他也常常请同学去他家的小卖部吃东西,“所以好多同学都听他的话”。

  “他确实有点淘气,但从来没听说打过架,这件事真让人意外。”班主任任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