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该收心上学了

22.02.2016  10:55
3 “别离+开学”   留守儿童更需要关爱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放寒假也意味着与父母的欢聚。“寒假结束,开学返校,有的留守儿童情绪会明显低落,闷闷不乐。

大人陪孩子到书店看书“收心”。(钟小丰 摄)

  “兴仔,寒假作业做完了吗?”上周,眼见开学在即,梅城何女士又一次追问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还有一点点。”兴仔的回答令何女士大为不满:“每天问你,都说还有一点点,过几天就要开学了,每天还只顾着玩、睡,作业没做完没做好,到时看老师怎么罚你!”“哇……”兴仔哭了起来。

  类似的一幕,相信许多家长并不陌生。

  ●本报记者  曾秋玲

  1 寒假之后的“综合征”更明显

  “其实,不单寒暑假,每个较长假期如‘五一’‘十一’长假之后,刚返校时,都会有学生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市东山学校初二(20)班班主任杨金波老师指出:相比较而言,寒假结束前后一段时间,中小学生表现出这样那样的不适即所谓“节后综合征”“开学综合征”,会更为普遍和明显。

  的确,为期三四周的寒假,与为期20天的新春佳节(从腊月二十五到正月十五),时间几乎叠合,且家长也放春节长假,“放松”更易失度变成“放纵”,耽于吃喝玩乐,忙于走访、应酬,以致饮食不节、作息无序、身心失调。

  “莫说是小孩,春节长假后,不少家长自己也惹上了‘开工综合征’呢。”梅江区龙坪小学三年级班主任曾惠玲老师认为,虽然暑假更长,但家长不放假,小孩多数会参加各类兴趣班,其生活、学习的模式与状态,与上学期间大体一致,而寒假与上学期间则反差很大,“其实,小孩内心也是蛮纠结的,既对节日、假期恋恋不舍,也知道要开学了该收心了。”

  2 开学收心攻略,各阶段不同

  随着学生自控力的提高,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开学综合征”的发生率及程度降低、调适期缩短。且因相关知识的普及,家长、老师对于如何帮助孩子“收心”很是有数。

  “一开学就要求小学生立马转换状态是不可能的。”曾惠玲老师说,刚开学,多数学生还会沉浸在过年的“亢奋”中,比如上课时会忍不住窃窃私语等等。她会利用开学第一周的班会课,让学生们说说印象最深的一则寒假见闻,帮助学生平复情绪。一般而言,小学生多在开学两周内走上“正轨”。

  杨金波老师则在上周一即通过班级家长微信群,提醒家长们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按时完成寒假作业,“提前一周让小孩在早上8点前起床,这样开学后6点多起床就不难做到”。他说,一般初中生开学后需要一周时间来调适。

  东山中学高一级的黄巧巧老师告诉记者,高中生多在开学一两天内就能适应;表现出明显“开学综合征”的,如上课打瞌睡,肠胃不适请假缺课的,一个班也就那么三五个。

  受访的三位老师都反映,有的学生,非但不会有什么不适,反而一开学就精神抖擞,积极上进,各方面都表现优秀,比上学期进步很大,令人刮目相看。他们分析,可能是假期受到好榜样的带动,或其自主性强在假期充分“充电”。

  3 “别离+开学”  留守儿童更需要关爱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放寒假也意味着与父母的欢聚。而欢聚之后的别离,会加剧他们在开学前后的不适。

  “寒假结束,开学返校,有的留守儿童情绪会明显低落,闷闷不乐。”五华县河东镇桂岭小学共有小学生118名,约七成是父母一方或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李常青校长介绍说,开学前,学校会通过校讯通发信息,引导家长向孩子讲清楚为何要离家外出打工,取得孩子的理解,并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家长外出返工后,一定要与小孩保持密切沟通。

  近3年来,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市关爱妇女儿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在该校开展了未成年人校外活动项目留守儿童专场活动、设立留守儿童社工服务站开展“共创成长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计划项目,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和行为习惯,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李常青校长认为“效果十分好”,也鼓励学生们平时多与社工哥哥、社工姐姐通信谈心。他呼吁有更多的机构、组织来关爱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