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去哪里学中文?
德国的中文教学让我看到,竞争不仅来自高考压力,也是一种趁手的教学方法
我和女儿爬上一个山坡,然后坐下来,看天上的白云和远处的城市。女儿突然对我说:“爸爸,我还是要去中文学校。”我问为什么,女儿回答说:“学好中文,就可以看中文书,可以和中国人做朋友。”
女儿表情严肃,我意识到她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前一天,她说不想去中文学校了。问其原因,一是上课老是在写字,二是上课时间太长了。我说:“爸爸知道了,我先想一想,再和你商量。”
不到5岁的女儿如此懂事,并没有让我感到欣慰。我感觉到的,是中文学习对她带来的压力。除了上幼儿园和学中文,她也在学芭蕾舞、自由舞、音乐和德语。其他学习方面,她几乎意识不到是在上课,只是觉得好玩,放假了还很想念。尽管她有时也会说长大了要当舞蹈家和音乐家,但这些完全不是她学习的动力。当她乐在其中,你何需讲什么学习的意义?
女儿上的中文学校,是全德国成立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中文学校之一,向来口碑不错。那里的老师,大多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留德华人,热心语言教学,具有奉献精神(学校通常只支付微薄的薪资)。我去旁听了若干课程,却颇有一些失望。
首先是教学目标太单一,唯以识字为务。按理说,摆脱了中国语文教学中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品德内容,这里的老师应该更自由地传授语言文字之美。事实并非如此,打开书就是认字写字,整堂课都是认字写字,回到家还要认字写字。
中文并非如此枯燥。且举一个例子:我曾经对教孩子背唐诗不以为然,但现在这是女儿最喜欢的中文学习。她会照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诗的内容,比如“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的是狗等主人回家的故事;也会挑剔诗中不合情理的地方,比如觉得“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担忧很可笑,因为天其实很高很高。更重要的是,她能欣赏唐诗的节奏和韵律,“这是古代的人在唱歌”。
其次是教学方法太功利,除了竞争还是竞争。竞争性教学在中国备受诟病。尽管中国教育部三声五令,减少考试竞争,禁止学校排名,但是人们通常认为,只要高考格局不变,不比赛只是自欺欺人。因此,高考改革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止。然而,在高考的背后,是社会平等和多元化的缺乏。没有这些,高考很难有真正的变革。
德国的中文教学让我看到,竞争不仅来自高考压力,也是一种趁手的教学方法。没有任何考试压力的中文教学,却能变本加厉地把竞争手段用到极致。在一些课堂上,老师把孩子们分成几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比赛,但个人竞争和集体主义相结合,看哪小组先读出来,看哪个小组先写出来,看哪个小组念得大声,看哪个小组的家庭作业做得好,胜出者会有奖励。
有个朋友的孩子上了德国小学,不久后老师针对孩子的情况,在各方面给出详细的建议。这个来自中国的朋友,千方百计打听其他学生的信息,“想知道差距在哪里”。老师告诉她说,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学习不是为了和别人比赛,而是挖掘自己的潜能。
只要社会还有竞争,学习就难免要比赛。但是,两种教育方法还是存在极大的差异:一种是尽量让学习成为个人兴趣,满足各自的求知欲和成长所需,不用管别人如何;一种是把学习简化为比赛,让竞争无处不在,随时准备超越别人。
一种语言的教学,从教材、教师到教学方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见过猪跑,不等于吃到了猪肉。受过西方教育的华人,教起中文来还是跳不出经验的圈套。
赤裸裸的竞争让女儿感到不安。我曾经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她识字不多,自信心受挫所致。有一天,我看到她的一个朋友,在父母威逼下坚持每天写作业、认字写字最多的一个孩子,找到一个借口之后,死活不肯进教室,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也许女儿年龄太小,不能适应这样的学习。不过我也认识一个11岁的德国女孩,在这里学了5年中文,能读完一篇课文,却几乎不会开口说话。
女儿两三岁的时候喜欢模仿大人写字,分别以德文和中文写满纸页。尽管全是涂鸦,但你也会很惊奇地发现,那分明就是两种文字的草书。后来我教会女儿写日记,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记下当天最有意思的事情。上了中文学校以后,女儿对写字有强烈的抵触情绪,这些事情都不再继续了。
中国人总爱说德国火车如何准点,其实并非如此。一个刚到德国的中国人忍不住在站台发问,旁边一个德国人回答说:once upon a time.意思是说,那是从前,或者只是一个传说。说到中文如何优雅,学习中文如何享受,我就想到这个故事。
海外华人渴望孩子学习中文的心情,中国国内的人恐怕很难理解。非常遗憾的是,我和妻子商量之后,决定让女儿不再上这家中文学校。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