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院老师来电?小心被骗!

19.04.2018  13:43

大洋网讯 日前,禅城的不少学生家长手机里都收到了学校发来的信息,这条紧急短信称:近来部分家长收到诈骗分子打来电话自称为学生老师,以学生重伤入院急需手术为由,诱骗家长将钱打到指定账户,对此家长应保持冷静,核实情况,不要贸然打款。记者昨日从禅城警方获悉,目前确有一名学生家长被该手法诈骗,损失了2万元。民警分析,此案中,家长个人信息无疑遭到了泄露,导致其被骗子精准“狙击”。而搜索引擎、电商平台、免费无线网络及手机软件等这些常使用的互联网场景,很可能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漏洞。

来电:“老师”致电家长称小孩意外受伤住院

嘟嘟嘟……”某日上午9时许,桌面上的手机突然响起,眼看约了客户快要迟到了,出差在外的刘小姐匆忙拿起手机,只听见电话那头传来一阵男人急促的声音。

喂,你是小辉的妈妈吗?”刘小姐顿感疑惑,心里暗想“这男人是谁?怎么知道我孩子的名字?”还没等她反应过来,电话那头继续说道:“我是小辉班上的‘陈老师’,早上你的小孩正在学校玩耍,不小心撞到桌角,眼睛受伤流血,现在我们已经把他送往医院急诊。

话音刚落,刘小姐咯噔一下,开始着急起来。“‘陈老师’,我的小孩现在怎样了,我还在外地出差,我叫我老公过去!”听到这话,“陈老师”心里乐开了花,赶紧回应道:“现在看他受伤有些严重,还在等医生作进一步检查,详细情况我待会再联系你。

好的,‘陈老师’,我老公电话是139××××××××!”说完便挂了电话,一向视孩子如掌上珍宝的刘小姐已无法冷静,她容不得小孩损失一丝一毫。于是她赶紧拨通爱人曾先生电话,并将“陈老师”反映的情况告知他,叮嘱他马上过去医院。

上当:高峰期接“坏消息” 家长心急转钱

这时,原本赶着去上班的曾先生一接完妻子刘小姐的电话,心里非常忐忑,加上正值上班高峰期,这下他完全坐立不安了。此刻,曾先生心急如焚,恨不得马上飞到医院。

然而,正当他赶到汾江中路时,电话响了,显示的是一个本地号码。“你好,请问你是小辉的爸爸吗?我是‘陈老师’。经医生检查,小辉的眼角膜受伤很严重,现在需要马上做手术,否则眼睛很难恢复正常。”听完“陈老师”的话,曾先生十分着急地说:“‘陈老师’,就按医生说的去做!”

看到曾先生已经六神无主,“陈老师”便伺机说道:“刚才我把小辉送去医院,情况太紧急了,身上带的现金也不够,手术费还差一截,麻烦你赶紧汇钱过来救你儿子!

这下子,曾先生被彻底“吓唬”住了,他没有犹豫,连忙用支付宝给“陈老师”提供的账户转账2万元。

连环套:“老师”称小孩再添“新伤” 家长发现被骗

钱入了骗子口袋,但诈骗剧情还未完。不一会儿,骗子“陈老师”又致电曾先生,不过这次借口不是眼角膜受伤,而是添了“新伤”。

小辉爸爸,刚才医生仔细检查,发现小辉受伤的不仅是眼角膜,还有腹部,医院现在要求必须动手术,还要费用5万元!”此时,曾先生开始有了警觉性。

他挂了“陈老师”的电话,然后冷静地回顾刚才发生的一切,似乎有了一些眉目。他立马拨通小孩电话,但发现无人接听,转头又给妻子刘小姐电话,叫她联系孩子的班主任了解具体情况。

果然,事实证明他的清醒是正确的,孩子在学校安然无恙。当他意识到自己被骗后,立马向禅城公安报警,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提醒:家长应第一时间向学校求证

这次上当,除了当时自己不够冷静,还因为骗子能脱口而出,说出小孩名字和学校老师。号码还可以回拨过去,解答你的疑问。”回忆起被骗的场景,曾先生对记者说。他称,自己以前接到群发的诈骗短信都不会理,但这种手法太容易中招了,防不胜防。“应该是个人信息发送泄露,被犯罪分子利用了。”曾先生猜测。

此案例中,骗子利用上班高峰期时间,冒充受害家长孩子的老师给受害家长打电话,迷惑性很高。家长应该如何防范上当受骗?民警支招:

首先,不轻信。骗子利用学生没有电话或者上课时电话关机的时间进行诈骗,因为这段时间家长无法及时联系到孩子,若接到此类电话,一定要向学校老师或班主任进行求证。

其次,多联系。平时家长要经常和学校保持沟通,遇到紧急情况要及时与班主任及其他老师核实情况;同时,家长之间也可以通过QQ群等交流工具,加强交流,防止受骗。

再次,不汇款。在电话中提到钱,一定要提高警惕,骗子的目的就是骗钱,因此会想方设法要求你转账汇款。

最后,快报警。如果不幸被骗,要及时拨打110报警。同时,要将了解到的诈骗方式向家人、同事、朋友宣传,避免更多人受骗。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李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