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是理解

28.10.2015  11:35

深论

汪慧君 (媒体评论员)

我们不能否认当下教育体制存在的众多问题,教育改革也必将不断向深处推进。但是,大可不必动辄将问题过度阐释、无限上升,更应避免乱用“中国孩子”之类的全称指代。将缺这缺那的大帽子戴到所有孩子身上,一味地强求生存力、创新性之类的“好东西”,其追求整齐划一的思维方式实质上与应试教育无异。

荒野生存》传奇主持人贝尔·格里尔斯专为孩子写的《贝尔写给你的荒野求生少年生存百科》系列图书日前在京首发。有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孩子生活范围变小是个国际性问题,我国对孩子的生存教育还比较缺乏。

在网上搜索“专家称中国孩子缺乏”这个词组,我们会发现,在专家眼中,中国孩子不但缺乏“野外生存教育”,还“玻璃化”了,缺乏“想象力”“身体教育”“国际教育”……更不用提中国永远缺乏的“创新性”了。这也缺、那也缺,真是让人无比忧心。都说孩子是民族的未来,这样的孩子能肩负起家国重负吗?

这让我不禁想起那篇著名的《夏令营的较量》。1992年,中日两国举办了一个国际少年探险夏令营。一个“教育专家”孙云晓写了一篇报告文学。在这篇报告中,中国孩子从身体到精神各方面都远逊色于日本孩子。尽管有很多对这篇报告的真实性的质疑,它还是引起了举国热议。一时间,在包括了民族主义情绪在内的各种思绪的驱动下,80后仿佛成了“垮掉的一代”,中国未来堪忧。然而,事实证明,二十多年过去了,80后已经成了社会中坚力量,国家也没有垮掉。

垮掉的一代”的称号,从80后传到90后到00后,再过几年就要到10后……对教育的焦虑似乎从未停止过。成为长辈后,人们总会忘记自己作为孩子时的感受,并将孩子们对世界的迷惘、青春期的痛楚、对新事物的好奇、成长中的碰碰磕磕,视为必须纠正的“问题”,转而开始对“教育体制”“中国文化”“国民性”之类的大问题进行批评。

过度的焦虑可以休矣。我们不能否认当下教育体制存在的众多问题,教育改革也必将不断向深处推进。但是,大可不必动辄将问题过度阐释、无限上升,更应避免乱用“中国孩子”之类的全称指代。将缺这缺那的大帽子戴到所有孩子身上,一味地强求生存力、创新性之类的“好东西”,其追求整齐划一的思维方式实质上与应试教育无异。

而对于家长和教育者来说,更应该警惕教育焦虑背后的商业动机。都说孩子的钱好赚,对于家长来说,但凡有点条件,都会努力给孩子补上“短板”。于是,专家们可以为各种包装起来的教育书、培训班坐台、背书、做软性广告。

家长们往往容易被种种说辞打动,罔顾孩子的真实需求,大笔地投入到从国际教育到国学班等种种花哨噱头上去。其实,要教育好孩子,首要的是先认识孩子。孩子不是橡皮泥,想捏成什么样就捏成什么样。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兴趣和发展方向。教育如果不先看清楚他们的材质,强以成人之所是为孩子之所是,那就是“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最后培养出的,很可能是病株,而非栋梁之才了。

中国孩子最缺的,或许就是这份深切的同情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