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失后只会哭说明什么?

06.07.2015  10:57

  ■ 孙维国

  本报报道,近日,一名群众向正在五华县城亲水公园路口指挥交通的水寨中队执勤民警称,公园附近有一位小孩与家人走失了。执勤警员迅速前往,发现一名4岁左右的小男孩正在公园边上哭着要找家人,但又无法说出家人的相关信息。虽然最终在民警的帮助下,凭借小孩模糊的记忆找到了小孩的家,但事件折射出小孩安全教育的缺失令人反思。

  现实中,类似的孩子与大人走失的事件时有发生。孩子走失,关键要知道怎样与家人联系、怎样求助。央视曾报道一则消息:一个五岁的小女孩被人贩子骗走,路上遇到了巡逻警察。看到警察,小女孩立刻大声呼救。警察拦下人贩子,人贩子一口咬定小女孩是自己的孩子。小女孩连连否认,并说出自己父母的姓名、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警察通过电话核实,人贩子原形毕露。这名小女孩的机智、勇敢被网友点赞。据小女孩的爷爷说,在小女孩一岁时,就对其进行安全保护教育。孩子会向警察求助、说出家人姓名、住址和电话号码,都是家长坚持安全教育的结果。

  可见,如果孩子走失后知道怎样与家人联系、怎样求助,就会变大人寻找孩子为孩子主动寻找大人,走失风险就会降至最低。要想孩子做到这一点,就要让孩子从小就学会走失后的应对措施,最起码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姓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单位名称、学校名称等基本信息。这样,在与大人走失后,孩子就不会六神无主,除了哭,什么也不会做。五华这个小男孩能够找到家人,关键是模糊记得回家的路,如果啥也记不得,找到家人想必要费更多周折。

  让孩子走失后知道怎样主动寻找家人,需要日常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一是学校教育,二是家庭教育。可是撇开学校教育缺失不谈,现实中又有多少父母能够这样做到呢?现在两三岁的孩子,能识字背诗的比比皆是,但很多孩子不知道与大人走失后怎么办。在“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观念下,孩子最需要具备的诸如走失后怎么办、遇到火患怎么办、怎样安全用电、怎样预防溺水等安全应对知识和能力,却被大部分家长忽视了。这就难怪不少孩子和大人走失后,不知所措,六神无主,只会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