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面对死亡成难题 深圳鲜有学校开设死亡教育课

06.04.2015  11:19
西丽报恩福地墓园特设“游子祭祀”栏,不少市民写字条怀念亲人。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 新浪广东
来源: n.sinaimg.cn
西丽报恩福地墓园特设“游子祭祀”栏,不少市民写字条怀念亲人。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妈妈,人为什么会死”、“人死了都去了哪里”……清明节扫墓,有没有被孩子的这些问题难住?教孩子如何面对死亡在英美等国已经非常成熟,在国内却是教育缺失的一块。在这里,让我们聊聊如何教孩子面对死亡。       

   [现状]

   鲜有学校开设“死亡教育”课

  不少欧美国家都会开设“死亡教育”课程,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业从业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和孩子们认真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并通过模拟体验的方式增强孩子们的认识。

  在深圳如何呢?博伦职业技术学校心理老师马雅丽表示,学校没有直接设置这样的课程,但设置了相关的生命教育课程,教学生如何认识生命,从而更好地珍惜生命。她认为太过直接的死亡教育,有些学生可能接受不了,“我们成人都不一定能很好地认识死亡,因为他们本身对死亡的认识程度不同,很难统一进行教育”。

  深圳美术学校吴老师也表示,学校目前并未开展关于死亡的课程,只是进行相关的生命教育课程。他认为,在国内开展这个课程并不容易,关键是没有这样的教育环境,有时候家长也不一定能理解。

  海伦幼儿园张园长表示,目前虽然未设置这样的课程,但遇到一些特殊的节日比如清明节,会举办一些活动告诉孩子们先人的概念,以及要如何去尊重他们等。

  深圳市殡仪馆馆长潘女士回忆,2013年的殡仪馆开放日,一所小学的老师准备带学生前来参加,却遭到家长的强烈反对,最后不得不取消活动。

   家长反对孩子参加殡仪馆开放日

  深圳2011年在全国首创“殡仪馆开放日”,按照丧葬服务流程,殡仪馆工作人员带市民参观遗体接送、防腐化妆、遗体告别、遗体火化的每一个环节。今年的殡仪馆开放日在3月29日举行。85岁的郭先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是瞒着家人报名参加活动的,还带来了4岁的小孙子,“没什么可忌讳的,每个人最后都要到这里来报到,应该来了解一下”。

  深圳市殡仪馆馆长潘女士回忆,2013年的殡仪馆开放日,一所小学的老师联系市殡仪馆,准备带学生前来参加开放日活动,却遭到家长的强烈反对,最终不得不取消。“在我们国家,大部分人还是认为生死是老年人的文化,而不是年轻人应该了解的,其实死亡是随时可能降临的,而且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事情,但现在对于死亡缺少教育渠道。”潘女士说。

   支招

   用绘画告诉孩子人之生死

  住在罗湖区的杜女士为了让女儿理解老人去世,把曾祖母的一生用绘画重现,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孩子曾祖母善良慈爱的一生。

  “祭拜是我们一种寄托思念的方式。”杜女士说,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小不宜参加扫墓或者葬礼,她反而觉得应该让孩子适当参与家族亲人的葬礼。虽然女儿在曾祖母的葬礼上哭得稀里哗啦,但葬礼结束后,女儿又恢复往常的活泼,“通过提前做思想工作,在葬礼上孩子把内心对曾祖母的爱也宣泄出来了,这样才能接受再也见不到曾祖母的事实”。

   实际行动教孩子面对生死

  假期第一天,叶玮与家人来到吉田墓园光明树下,祭奠捐献眼角膜的哥哥及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的父亲。她和母亲李宝兰都已签署器官捐献志愿书,一家人的故事受到媒体广泛报道。

  叶玮是深大附中一名语文老师,她认为“死亡教育”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尽快补起来,只有让孩子们正确认识死亡,才能敬畏生命。在生活中,她会用自己家里的故事去教儿子和学生正确看待死亡,“儿子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爷爷去世后他非常悲伤,我告诉他,爷爷虽然不在了,但把角膜留下来,让更多人得到光明,遗体可以供研究,解决很多疑难杂症,这也是生命的一种延续”。

  在学校里,叶玮曾兼任思品老师,给学生放有关器官捐赠的短片,将自己的故事给学生分享,“有学生看完后回到家会跟家里人讲,要向老师家人学习,以后把角膜和遗体捐献出来”。

   用自然界的现象比喻生死

  怎么向孩子解释清明节?育儿专家佟春凤支招,可以向孩子讲述先辈勇敢慈爱的故事,培养起孩子对逝去长辈的敬佩之情。针对2岁左右的孩子,可以用自然界的现象比喻生死,比如花儿春天盛开,秋天凋谢,就像我们的生命,“花儿给我们带来了美,生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

  其实,在扫墓过程中,看到有些人很伤心,可以告诉孩子,与亲人分离是很痛苦的事情。因此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要健康地和爱自己的人在一起。接下来还可以引导孩子,“怎样才能有一个好身体呢?”比如要早睡,要按时进餐,身体才会强壮等。

   [调查]

   家长频率最高的回答“去天堂

  南都记者对家长展开的调查显示,0至3岁婴幼儿组的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还不懂生死的概念,不用刻意做解释;3岁以上至6岁的幼儿组家长们表示,被孩子询问过“死亡是什么”的超过八成;6岁以上组别的家长们,基本上都有相应的应对策略。

  什么是死亡?出现频率最高的答案是“人死了就是去了天堂”、“人死了我们再也看不到他”;关于扫墓,家长们普遍以“扫墓是表达我们的想念”、“寄托思念”等作答。

  事实证明,关于死亡的启蒙教育,对孩子的触动很大。市民王女士说,她关于死亡的启蒙教育来自自己的曾祖母,人死如灯灭,那个场面她至今难以忘怀。一个爸爸说,有一次,三岁的孩子问“人老了之后怎么办?”,他随口答“人老了就死了”,结果孩子睡觉前不敢闭眼,怕闭上眼睛就死了,对此他很后悔。

  6岁以上组别中,家长们面对孩子的询问均表现得胸有成竹。刘女士的女儿刚上一年级,去年孩子的祖父去世,刘女士告诉女儿“祖父搬到天上去住,我们再也看不到他了”。今年清明节扫墓,刘女士提前给女儿做思想工作,“祭拜就是表达我们的想念,告诉祖父我们过得好好的,希望他在天上也过得好好的”。

   [讨论]

   是否该开设“死亡教育”课程

  采访中,大多数老师认为设置死亡教育课程过于沉重。博伦职业技术学校的马雅丽认为,在生命教育课程中,让学生认识生命,提及生老病死时自然就会提到死亡,再引导他们如何积极地面对,这样效果会更好。

  深圳美术学校的吴老师从个人角度表示不赞同开设这样的课程。“一个课程不是说开就开的。家长能否接受以及这个课程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都是要考虑的。如果要开设这样一个课程,需要做非常多的准备,也不是那么容易执行的”。

  海伦幼儿园张园长也不认同在幼儿园开设“死亡课程”,“孩子们太小,我们都希望他们知道的是社会上的美好,死亡对他们来说还太残酷,而且他们的年龄也不一定能接受”。

  也有老师认为,幼儿园中班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接受“死亡教育”了,可以通过《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样的绘本来告诉他们死亡是什么。

  南山区教育局心理教研室的刘道溶老师认为,家里若有人去世,与其瞒着孩子,不如直接告知。他认为,家长或老师跟孩子讲死亡,可以先从动物、植物自然消亡的过程讲起,比如猫的寿命有几年,狗的寿命有几年,让孩子认识到这一点。

  统筹:南都记者 朱凌

  采写:南都记者 林燕德 王娟 朱凌 实习生 陈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