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卵需4年半

19.08.2014  16:03

这种外形超萌的北太平洋谷蛸是太平洋东北部最常见的一种章鱼

  奇趣生物

  美国蒙特雷湾水族馆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最近发表文章,称发现一只深海章鱼用了四年半时间来孵育它的卵,这个过程比其他任何已知动物所花时间都要长。

  研究人员是在2007年5月执行一项调查任务时发现这一只正在孵卵的章鱼的。当时它正在一块突起的岩石上孵卵,所在位置距离海面1400米。接下来的四年里,研究人员前后18次来到同一位置,都见到这只特征明显的章鱼——它身上有一道明显的伤痕。研究人员发现,经过几年时间,这只章鱼竟可以保护着它的卵一步也没挪开过。那些半透明的卵很明显在一天天地成长,甚至可以看到里面章鱼宝宝的发育过程,可那只大章鱼却明显变得憔悴——体重下降且皮肤变得松弛、苍白——研究人员认为它可能在这几年中都甚少进食。

  直到2011年9月,研究人员才发现那只章鱼不见了踪影,那块岩石上仅挂着一些破碎的空卵囊。通过计算卵囊的残留物,研究人员认为这只章鱼大概孵化了160个卵。

  大部分雌性章鱼一生只产一次卵,然后就会在孵卵时死去。因为保护这些柔弱的卵的确不容易,它们需要浸泡在新鲜、富含氧气的海水中,而且要时刻提防被淤泥覆盖或者被天敌吃掉。当然,小章鱼的成活率很高,一旦被孵出来,它们就已经可以靠捕捉一些小猎物而生存了。

  研究人员在文中指出,章鱼的卵之所以要发育四年之久,可能是跟海水中的寒冷环境有关。除章鱼之外的其他深海动物也都会有漫长的孵卵期。

  这项研究同时表明,除了创下了最长孵化时间的记录之外,这只章鱼属的北太平洋谷蛸可能还是一种最长寿的头足动物——大部分在浅水地区生活的章鱼、乌贼通常只能活一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