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洁员宁和延:握扫帚15载见证猎德村变身珠江新城
国庆黄金周,广州市民走出家门,开启休假模式,但有一群人却已经习惯了国庆不休假,他们不能与家人外出团聚,自凌晨至黄昏坚守在岗位上。在街头、巷尾呵护这座花城,他们见证了广州会客厅拔地而起,如今依旧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为它服务。
猎德街保洁员宁和延:
握扫帚15载见证猎德村变身珠江新城
早起,是今年43岁的湖南邵阳人宁和延15年以来的习惯,但在国庆假期来临后,宁和延比平时又更早一个小时起床,早上5点就骑车赶到街道,开始一天的工作。
每天巡逻大概需要两个小时,宁和延会骑着自己的单车,由广州大道走街串巷至平江路,途中若经过猎德涌,宁和延往往会停下来多看一眼。15年来,他见证了猎德从城中村兑变成城市客厅。
2001年国庆:猎德涌旁握起扫帚
2001年国庆节是宁和延印象最深的一个国庆日,那年国庆前夕,宁和延爱人怀孕,无法继续工作,当时仍在工地上班的宁和延想要替妻子顶班几天,于是就握起扫帚,在猎德村内做清洁工作,每天负责猎德涌两侧的街道保洁工作。
宁和延没有想到,这一干,就是十五年。
当年,宁和延在如今猎德牌坊的位置租下一套一室一厅的单间,每个月租金大约300元。提起对猎德村的印象,宁和延觉得住在猎德相比其他城中村安静不少。
现在宁和延所需要执勤的区域,就包括当年他打扫过的猎德涌两侧。“当年猎德涌两侧,还全都是握手楼,往往最难清洁的地方就是握手楼之间的缝隙。”宁和延回忆道,当时涌边的饮食档口常常卫生条件简陋,店员就将垃圾倒在握手楼缝隙,而这也成为了清洁难点。但是,如今猎德涌两侧,已经变成一栋栋仿古建筑,里面的餐厅也大多环境优雅,变化很大。
和猎德村一起变化的,还有在此的市民,宁和延回忆道,当年在猎德村内做清洁,或多或少会受到他人别样的目光,不少人甚至有时还会恶意干扰他们工作。但是现在,城市环境变整洁,骑车、开车的人经过时会刻意放慢车速,他能感受到路面骑车、开车的人对保洁员的尊重。
2007年国庆:猎德拆迁,最后一批离开猎德的人
9年前的国庆前夕,猎德村开始拆迁,村民们逐渐离开,而已经习惯住在猎德村的宁和延觉得有些不舍,一方面因为自己工作就在猎德,住在猎德方便,另一方面,自己来广州十几年,认识的大多人也都在猎德。
于是,宁和延搬家至猎德村外马场路,如今的南国花园一带,在此又坚持了一年,直到该地区需要拆迁重建,宁和延才搬离猎德,在员村租住。
对于当时的宁和延来说,猎德涌两岸满载其回忆,宁和延指着猎德涌南一家餐厅的位置回忆道,“当时那里是个压缩站,我们每天都要拿着推车把垃圾送过去,每天都要经过拱桥好几次。”
如今,猎德涌边仿古建筑群已经代替了当年的握手楼,环境卫生大大改善,宁和延不需要像十五年前那般辛苦,每天把涌边扫个七八遍。但是,对于当年的猎德涌,宁和延却又有些怀念,“大榕树下面,每天傍晚有很多人在聊天、乘凉,那时候每天和村民在一起,感觉生活气息很浓厚。”
但是,又让宁和延觉得幸运的是,当年的老朋友如今不少还在这里,猎德村内当年的不少村民,如今依旧居住在猎德一带,遇到宁和延时,往往会把他拉到路边,聊上几分钟。
在广州20多年,他已经把自己当成广州一分子。
猎德村拆迁后,清洁的工作交还给街道,宁和延的工作也进行了调整。2010年,他从一名环卫工变成垃圾车的装卸工。那段时间,宁和延几乎每天要跑十几个小区将垃圾桶装进车内,但是,他依旧走在他熟悉的道路上。
2013年,宁和延再次加入街道环卫工队伍,现在,他是猎德城管队内清洁队白班的班长,负责机动清洁。
对于珠江新城,别人都认为这是新时代广州的地标,而宁和延觉得像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我看着它从村子变成工地,又看着它从工地变成高楼。”
2015年:从黎明到黄昏,十五年国庆不休
今年10月2日,宁和接到儿子打来的电话,告诉他今年不过来广州了,要回老家,问起父亲国庆假期怎么安排,宁和延淡淡回了句,仍在正常上班。
这是宁和延在环卫工岗位上度过的第十五个年头,也是第十五个依旧没有假期的国庆。国庆对于宁和延来说,更大的人流意味着更重的任务,需要更加的仔细与耐心。“珠江新城里别说垃圾堆,连一张纸屑、一根烟头落在地上,在这里都会格外碍眼。”海心沙城管科冯科长说,因此,常常会对环卫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2014年国庆期间,恰逢登革热高发期,宁和延几乎每天要干上15个小时,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到凌晨。除了负责日常的清洁工作,还要和消毒员一起巡查各个卫生死角,“每天在绿化带里钻进钻出。”
今年国庆,宁和延不自觉地打起精神,“游客比平时多很多,工作量加大不可避免。”宁和延介绍,如今,珠江新城设四个日常班次和一个机动班,130多名环卫工人对珠江新城大街小巷全天候执勤,按照市城管委要求,平均每3000平方米配备一个环卫工。而珠江新城内的一个普通环卫工一天需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宁和延所在的机动班则常常还要在凌晨出动,对各个角落进行巡查。
尽管没有假期,但宁和延还是会在休息时请来亲朋好友,一起在家吃上一顿饭。
花城广场保安朱进平:
别人放假高兴来我更应打起精神
猎德村的邻居,年仅五岁的花城广场则是广州这座国际都市的“城市会客厅”。国庆到来,广州塔下,花城广场每天晚上灯光闪亮,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国庆首日,花城广场即迎来了10万以上的游客。
江西人朱进平已经在花城广场工作了三年,今年国庆,也是他第四个没有假期的国庆。
2012年,朱进平进入广州建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为花城广场内一位普通的安保人员,每天负责花城广场地面和地下安保。
近年来,花城广场的管理方式不断升级,如今采用网格化管理办法。将安保人员分配至八大网格中,24小时轮值保护广场安全。
其中6号网格主要是花城广场南广场部分区域及海心沙广场,指挥调度室内,几十个高清摄像头传回影像,由两名安保人员负责监控。朱进平告诉记者,指挥室内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上报给广场该网格负责人,“有问题可以直接通过对讲机和该网格工作人员对接,即可前往现场处置。”
按照每年惯例,黄金周后期花城广场往往会迎来更大的客流量。因此花城广场内的安保人力也从平日的160人增加到近200人,安保人员每天两班,全天候执勤,“最近我们已经停止了轮休,所有人的假期都得攒到国庆后。”广场管理人员宋经理表示。除了广场本身安保力量加强,广场还协同街道、城管及派出所,一同设置了紧急预案,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以第一时间执行应对。
黄金周到来,别人都居家出游,来花城广场游玩,而朱进平对于加班加点反倒是习惯了,对他来说,这并非单单是公司的业务,更是责任。“安保这个行业和其他工作正好相反,别人好不容易放假高高兴兴来,你就越要打起精神。”朱进平说。
统筹:南都记者 李春花
采写:南都记者 徐勉
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