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学生守则修订就应该回归人本教育观

02.08.2014  19:48
8月1日,教育部就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公开征求意见。守则中增加了热心志愿服务、控制上网时间、会自护懂求救、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等。而“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等则不见踪影。

学生守则修订就应该回归人本教育观

光明网评论员:8月1日,教育部就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公开征求意见。守则中增加了热心志愿服务、控制上网时间、会自护懂求救、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等。而“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等则不见踪影。

去年9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就曾向媒体透露,被专家和家长批评“可操作性不强”的《中小学生守则》,已经启动修订程序,一些空洞内容将被删除。以目前中小学守则的意见稿,来对比此前的“承诺”,“一些空洞内容将被删除”,可算是实至名归。

纵观目前守则的修订稿,从爱国到爱学习,从护安全到护健康,每一条背后都蕴含着具体可操作的行为指引,而不再是此前的口号式认知罗列,哪种形式更符合中小学阶段人群的行为引导规律,高下立判。而最重要的是,还非形式之变,修订稿中由细节所展现的某些教育理念变化,更是目前基础教育最该注重的地方。

如此,前守则中的“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一条被删除,既是明确回应了当下社会对于“见义勇为”的重新认知和争议,更体现了教育理念上的再认识。众所周知,见义勇为不应该是一种泛道德观的倡扬,而更应该是一种对接具体情境与人群的责任评判。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在什么情况下该见义勇为,就更具不可预测的因素,与其道德正确的写进守则,不若在充分考虑这个人群的能力特征之上予以删除,是常识的回归,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应有之义。

中小学守则具体该如何定义,归根结底还是由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来决定。过去的守则,无论从形式还是从背后所显现的教育理念来审视,其与当下社会的理念冲突与时代隔阂无疑愈显突出。一来,只注重形式与表达上的“朗朗上口”与效率,却在可操作性上“空洞无物”,已然打上了形式主义的烙印。这样的引导,反过来又会间接加剧教育活动中的形式主义,负面影响不可不察。

二来,以往的守则,不仅未充分契合中小学阶段孩子的天性反映与年龄特征,更是一种育人观念的错位。其无所不包的涵盖了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但又很少真正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其几乎设定了一个孩子“最理想化”的行为与道德准则,但却脱离了种种现实路径的引导,没有“过程”,只有“标准”。而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而言,他们的价值标准远未成形成,守则更应该提供的其实是一种底线型的保护与引导,让他们有更多空间的自我思考与在行动中锻造自己的价值观与品性。所谓“让孩子在白纸上作画”的说法,正是此道的生动反映。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学生守则?这样的疑问,实质上是在追问我们应该打造怎样的教育理念。而崇尚真,不断回归常识、回归每个年龄阶段孩子成长的需要,体现以人为本,这些在守则中的体现程度逐渐加大,是进步,但却远未是终点。它的具体效果如何,还需由现实中的教育实践来解答。而整个教育理念层面上的纠偏与更新之担,更非守则的修订所能完全胜任,期待守则修订所预示的某种好的开端与倾向,能在教育的更多领域有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