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北京西站的武警官兵:为春运保驾护航(图)
1月29日,反恐特战队员正式入驻西站。本报记者 王景烁/摄
【网络媒体走转改】守卫北京西站的武警官兵:为春运保驾护航
南北广场上、进出站口、18米长廊、候车室……放眼望去,人潮涌动的北京西站,几乎每隔十几米就能看到一抹橄榄绿。
1月24日,2016年的春运大幕正式拉开。作为亚洲最大的客运站,北京西站今年将发送602万名旅客。这个包揽京广线、京九线、京包线等全国铁路线起点的车站,承载着华北地区最大的转运任务,不容有半点差错。
武警北京总队某师十六支队肩负着护卫北京西站安全的重任。他们在西客站南北广场上部署了防弹运兵车、定点警戒哨、武装巡逻车,为了2016年春运,还专门抽调了数百名武警官兵担负维护春运秩序执勤任务。
在冷空气袭来的严寒里,这些春运的排头兵正式上岗了。很多人结束一年的辛苦兴高采烈地踏上归程,而对于守卫西客站的武警官兵们,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西客站二层人流涌动,一名执勤的武警战士在给旅客指路。本报记者 王景烁/摄
战 斗
与北京站、北京南站不同,北京西站承载着“双重使命”——从这里出发的,既有高铁,也有普通列车。平日里西客站都是人头攒动,1月末春运开始后,这个客运枢纽更是人山人海。
旅客出行安全是春运的首要任务。“昆明火车站、广州火车站曾接连发生过暴恐袭击,这使得人员大量聚集、流动性强的火车站成为反恐的重点地域。”某支队所在的武警北京总队某师师长李维杰说。为此,该师还专门增派了友邻单位的反恐特战队员充实到西客站执勤的队伍中。
守卫在西客站的每一天,官兵们都紧绷着反恐的弦。这些天,带队负责的十六支队副支队长苗志成一天最少要接100个工作电话。据介绍,执勤的战士在售票大厅里平均每天要和500个乘客打交道。而经过反复训练,担负警戒任务的哨兵只要20秒就能从人群中分辨出可疑目标。
1月29日下午3点多,哨兵赵仁远和往常一样在北广场售票厅门口执勤,一个一身灰衣服的男子在他眼皮底下晃来晃去,行迹鬼鬼祟祟。虽然隔了老远,赵仁远还是清晰地听到,这名男子逢人便问:“要票吗?”
他是“黄牛!”赵仁远随即上前劝阻,多次警告无效后,他将情况报告上级,得到了“抓捕”的明确指示。赵仁远随即叫来附近巡视的便衣警察,两人“合计”好了抓捕对策。
他们决定一前一后“围攻”票贩子。赵仁远先从正面接近,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与“黄牛”套起了近乎,与此同时,便衣警察已经溜到了目标背后,不过几秒钟,“黄牛”就被他们联手拿下。
战士张志彬负责二楼西侧网络售票点的勤务。有一天下午,一个妇女刚打印好自己的车票,一个小偷过去一把把她的车票抢走了。原来,这名男子早有预谋,一直假装排队伺机动手,抢到车票后他撒腿就跑。正在售票点维持秩序的武警战士张志彬迅速赶上去,将偷车票的男子抓了个正着。
还有一次,一个小偷企图顺走一名旅客的行李,小偷人高马大,正在执勤的哨兵黄思宇和胥方外没有一点犹豫,立即冲上去,最终将男子制伏。
下哨后,连续执勤的武警战士在备勤室短暂休整。本报记者 王景烁/摄
守 护
尽管绷紧着反恐的弦,但实际上,守卫西客站的武警官兵们日常遇到的更多是便民服务的工作。他们每个人的军装口袋里,都装着一张印满了执勤任务和处置原则的小卡片,便于随时温习。
1月30日下午5点多,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无助地徘徊在西客站北大厅一楼电梯口,眼神中透露着慌张。细心的哨兵耿国英发现后就上前询问,原来小男孩在安检时和父亲走失了。
这正是一天中西客站人流最多的时候,耿国英安置好小男孩,没过多久,那名焦灼的父亲匆匆找来,耿国英悬着的一颗心才算放下。
耿国英还经历过一次紧急情况。有一天,一个老人乘电梯时行李不慎掉落,她转身拾捡时一下子摔倒在上行的电梯上。耿国英和战友发现后,迅速按下电梯的紧急停止键,然后跑上去将老人搀扶下来。
但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他们就发现,短短几分钟内,旁边的三部电梯都“罢工”了,五部电梯只剩一部还能用。回头看看,进站电梯口这个上宽下窄的“漏斗形”区域很快就聚集起不少人。
回想起当时,耿国英坦言“有点慌”。不过他和战友很快镇定下来:一边用扩音喇叭疏散人群,一边找车站的工作人员将电梯“解锁”,两分钟后,电梯重新开始运行,现场很快恢复了秩序。
类似的事情也在西客站其他的战位上演——战士胡佳瑞帮助一名旅客拿回了丢失的手机,霍金亮协助一名旅客找到了遗落的车票……最近几天,很多归心似箭的旅客因为这支执勤队伍的帮助破涕为笑。
坚 守
被选中参加春运执勤,战士王建康一点也不感到意外。他已经“身经百战”了:两会、APEC、9·3阅兵……王建康“见过大世面”。
但这两天,这个骁勇的士兵嘴上却出现了一道小“伤口”,这伤口不是执勤受伤了,而是因为他说话太多,把“嘴皮子磨破”了。王建康的哨位在西客站南广场电梯口,他每天要为无数旅客指路。
20岁的战士范粟斌的哨位在老弱病残孕专用候车室,在这里工作了几天,他接触到不少盲人旅客。每次看见他们,范粟斌总是第一时间上前帮忙。让他难忘的是,有一次,范粟斌赶上去帮一位盲人老大爷拿行李时,老人家紧紧地护着自己的箱子,他亮明自己的武警身份后,老大爷放心地把东西交到了他的手上。
旅客对军人天然的信任让范粟斌执勤时不敢有丝毫懈怠。去年9月,他当兵入伍,爸妈跟他在电话里约定,春节前有机会到北京,想带着爷爷过来看看他。
没多久,他就被派到西客站执勤了。约定的那天中午,任务特别忙,范粟斌告诉已经 “待命”了一上午的家人:“执勤任务很紧,以后再说吧。”父母和爷爷只好带着遗憾回了老家。
旅客们对军人的信任还体现在称呼上。和范粟斌同年入伍的赵浩博,差不多是队伍里年龄最小的战士。这名1998年出生的小伙子已经习惯了很多比他年长的旅客问路时称呼他“大哥”。
同样在候车室执勤的武警战士祁子义,在支队是一名炊事班长。虽然平时与锅碗瓢盆为伴,但祁子义从没放松执勤训练。为战友们做一日三餐之余,他一样要站岗执勤。来执行春运勤务后,祁子义经常和战友们研究制伏可疑人员的对策。“我这是下得厨房,上得战场。”他开玩笑说。
当兵5年,祁子义每年春节都是在支队过的。今年初八姐姐要举办婚礼,提前两个月就告诉他了,但当春运任务下来时,祁子义还是义无反顾地申请前来执勤。为这事,家里来了七八次电话,每回都是一样的质问:“你到底什么时候回来?”每次,祁子义也都只能用一样的说辞“敷衍”:“别着急,能回我肯定回。”
对有些战士来说,为春运保驾护航也许是他们军旅生涯的最后一次重大任务。上士段君豪今年30岁,已经服役12年,今年可能是他在部队的最后一年。来西客站之前,他一连参与了4个大型演练任务。腰间盘突出一直折磨着段君豪,年初回单位后就住了院,医生劝他做手术“一了百了”,但他拒绝了:“做手术要休息半年,时间太长了。”
春运执勤任务一下来,段君豪当仁不让就来了西客站。当兵这些年,每次有重大任务,支队领导都会想到他,他也乐在其中。一起执勤的队伍中,有十几个战士都是段君豪带过的兵,最小的去年才刚入伍。
眼下正是春运人流高峰时间,执勤的武警官兵们安全压力更大了。负责西客站勤务现场组织指挥的苗志成副支队长的手台从早到晚响个不停,汇报情况的、调整部署的……有时候,手台几分钟没动静,他还要检查一下,担心是不是坏了。
这几天,苗志成睡觉时都会把手台放在床头,连做梦都会梦到执勤有没有出现情况。春运以来,北京西站的安全形势整体平稳有序,但苗志成和战友们还是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在他们看来,执勤的每一天都是从零开始,“每一天都要和第一天一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