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的蓝天
许多救援行动涉及溺水事件,需要专业的“蛙人”进行打捞工作。即便是寒冷的冬天,“蛙人”也要在刺骨的湖水中训练。
●图文/本报记者 林翔
74次救援、6次大型活动保障、32次队内及社会培训、车辆行程超过两万公里……这是梅州蓝天救援分队2016年的“成绩单”。这个创建三年的民间救援团队已经拥有数百名队员及志愿者,他们以“人道、志愿、专业、开放”为原则,在社会公益救助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梅州蓝天救援分队的队员们来自各行各业,包括教师、医生、个体户、退伍军人等,大家互相都以网名相称。平日里大家正常工作生活,遇到有求助信息便挺身而出。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市各县区,甚至还有不少跨市跨省的救援。他们虽是志愿者,却有着专业的救援技能。他们汇聚在一起,使草根救援力量成为政府救援的有益补充。
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许多民间组织的“老大难”问题,但梅州蓝天救援分队坚持拒绝商业合作,只接受无条件的捐助。队员和志愿者均自费购买服装、装备,救援行动的一切花销也都实行AA制。“投入无数时间、金钱,换来的是帮助别人的愉悦心情”,队内元老“中煌”对记者说,家人从不理解到默默支持,现在有任务出门之前妻子都会帮助准备好装备。身为教师的“龙吐珠”不仅参与救援行动,还利用职业优势进社区、校园做培训,“我们的目标不仅是事后救援,更重要的是传播安全知识,防患于未然。”
梅州蓝天救援分队已经走到了创建以来的第四个年头。队长“驻波表”回忆起当初从深圳回到家乡梅州,从零开始树起蓝天救援旗帜的风雨历程,很是感慨:“帮助身处困境的人们,竭尽所能挽救生命,这是加入蓝天最纯粹的想法。”
训练结束后,队员“方圆”的女儿高兴地跳入他的怀抱。蓝天救援队每一个成员热心参与救援的背后都有其家庭默默支持。
以公益为目的、以付出为使命,梅州蓝天救援分队自创建之日起便一路奋勇前行。
除了对紧急事件的应急救援,冬泳、徒步、骑行等户外活动保障也是蓝天救援分队的常见工作。
队员利用模拟假人演示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术。
队员们自费购买种类繁多的救援装备,甚至连运输车辆也是由队员垫资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