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析安倍外交理念三支柱 称牵制中国系出发点

17.06.2014  16:14

  中新网6月17日电 安倍晋三就任日本首相以来,在约1年零5个月时间里访问了37个国家。日本《经济新闻》17日刊文指出,安倍虽力争通过安全保障和经济“两条腿”扩大与各国的合作领域,但至今仍未访问对日本而言至关重要的邻国中国和韩国。由此看来,安倍提出的所谓“俯瞰地球仪的外交”战略仍然存在死角,其外交出发点甚至就是牵制中国。

   安倍外交理念三大支柱:安保、经济、价值观

  4月8日,在日本首相官邸,到访的美国著名软件公司甲骨文的首席执行官(CEO)拉里·埃里森单刀直入地问及安倍其外交理念。

  安倍回应称,“第一是以日美同盟为轴心,确保亚太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第二是推动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等经济一体化。第三是推广自由和民主主义、法治等普世价值观”。

  《经济新闻》称,安保、经济、价值观,这三个角度构成了安倍的外交理念。日本一政府高官称“这就是安倍主义三个支柱”,并解读称:“无论哪一条推行下去,都将演变成针对中国的抑制战略”。

   追随美国无法保护自身利益,要向全世界发出日本的主张

  文章指出,安倍2012年12月第2次担任首相,其外交口号是“积极的和平主义”。最初日本外务省办事人员提出的方案是“主动的和平主义”这一表述,但安倍认为“‘主动的’这一说法不容易理解”,感到不满意,于是改成了“积极的”。

  文章分析称,对于安倍来说,首先是着眼于这一大的总论战略,然后再作为各项分论而采取对华抑制的战术。也就是说,推动安保、经济、价值观这3个外交理念的是总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抑制战略,即各项分论。

  安倍认为,仅靠以往的“追随美国路线”,是无法保护日本国家利益的,应通过“积极向世界宣示日本人的价值观”,来寻求国家利益。文章称,可以说正是这种做法刺激了日本人的民族意识,获得了以保守阶层为中心的高支持率。

  “外交的结果就是一切”,很多日本政府人士曾听到安倍如此表示。文章指出,不管谈判的过程如何,最终都要获得符合国家利益的结果,这被看做是日本首相的责任所在。

   回到战略互惠原点? 中日看法不一致

  今年4月8日,安倍在日本首相官邸称,“日中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正因为存在问题,才更应该举行对话,希望从大局出发,在所有领域发展面向未来的合作关系。希望返回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原点”。

  安倍抛出了“返回战略互惠关系的原点”这个皮球,这到底是什么含义呢?文章指出,“战略互惠关系”是2006年10月安倍与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达成共识并提出的中日关系关键词。

  当时,第一次担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把首次出访目的地定在了中国。此举修复了由于安倍的前任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而陷入冰冷的中日关系,降低了历史问题的比重,显示了即使存在问题但仍要直接见面相互沟通的关系。

  如今,中国再一次将历史问题放在中日关系的中心位置。对中国来说,所谓“返回原点”,是指恢复到2012年日本非法将钓鱼岛“国有化”和去年底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之前的状态。而安倍的所谓“返回原点”,则是指希望返回首脑之间直接见面相互交流的2006年时代。

  文章分析指出,安倍在声称“对话的大门敞开着“的同时,却看不出向中国让步的余地。无论摩擦程度多大,始终坚定地把对中国的牵制作为出发点,这就是安倍外交。仅仅是因为不喜欢中国,还是内心有别的真实想法?安倍准备把日本引到什么地方去?

   安倍外交理念包涵“一触即发的危险

  文章分析称,“安倍思想”中对日本国家利益的追求,蕴含着不仅限于“暂时性关系恶化”的危险。此外,坚持推进自己的外交理念,有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对立。

  文章指出,近日,日方宣称中国军机“异常接近”日本军机。安倍曾发出指示称,“希望继续采取积极态势”。

  但是,有报道指出,中国国防部本月12日公布了相关视频,极具冲击力,通过曝光日本日本航空自卫队的行为,揭穿了日本“受欺负”的假相。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3日表示,“面对铁的事实,日方还有人说这样的话,我只能用三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无耻、无聊、无理。我们要求日方立即停止一切行动和语言上的挑衅。

  此外,5月30日晚间,安倍在出席亚洲安全峰会发表的主题演讲中,针对中国划设防空识别圈和南海发生的冲突妄指中方。据文章称,在南海的领土主权争端中,安倍也表示支持与中国存在对立的越南和菲律宾,加强了对中国的牵制。

  中方指出,日方不但没有深刻反省自身错误,反而时常发表不负责任的欺骗煽动言论,对中方恶意攻击,是别有用心的,完全暴露了其在对华关系上的虚伪性和两面性。日方应就此向中方和国际社会作出澄清。(完)